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航空   916篇
航天技术   186篇
综合类   105篇
航天   3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浅谈隐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谦 《空载雷达》2003,(4):30-34
简要分析了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现代隐身技术要集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声和视频隐身技术等于一体,才能应付日益发展的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22.
通过介绍隐身飞行器的特点、效果,以及隐身技术与飞行特性、作战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以电磁信号特征为机理,综合分析了美国F—11AA隐身战斗轰炸机、B—1B和B—2隐身轰炸机以及先进的隐身巡航导弹AGM—129和法国新一代隐身巡航导弹APTGD的外形结构布局设计及其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3.
红外探测器的高度发展已使用于目标表面的热红外隐身材料成为飞行器隐身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这种材料的发展情况,以往的文献一向较少涉及。本文概括了这种材料的一般性能要求,较全面地评述了十余年来红外隐身材料研究中各主要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一些重要材料品种的特点、性能水平、技术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4.
隐身飞机的巨大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反隐身雷达技术的研制与开发,现代雷达在研制上皆将反隐身探测功能作为其主要性能之一。本文主要阐述国外若干典型的具有反隐身功能的雷达型号与技术。这些型号与技术皆属于美国、俄罗斯及法国正在装备或研制开发的反隐身雷达,反映出当今反隐身的技术水平及21世纪初反隐身雷达发展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25.
利用噪声调幅干扰信号频谱结构的特殊性,提出基于阵列接收信号载频处频域数据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通过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的角度估计性能明显高于目前广泛采用的比幅比相单脉冲测角法,并且计算量也大大低于传统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决结构型吸波材料的分析和设计中所遇到的反射系数计算问题,从电磁场理论出发,导出了电磁波以任意角入射时多层雷达吸波材料(RAM)涂层的反射系数公式,此法简单易行,为结构型吸波材料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基础,同时给出了计算曲线的例子,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电磁波的入射角,极化状态等对反射特性和隐身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隐身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28.
战术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突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29.
雷达隐身技术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外形设计、吸波材料、对消、干扰和微波传播指示技术五个方面对雷达隐身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利用外形设计技术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积的方法和存在的缺点;吸波材料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研制新机理吸波材料,并介绍了几种新型雷达吸波材料。最后对利用干扰技术、对消技术和微波传播指示技术实现雷达隐身的方法和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指出要有效地实现目标雷达隐身,需综合运用各种隐身方法。  相似文献   
30.
导管的全位置焊工艺是一种先进的焊接技术,焊接质量好,合格率高。为充分发挥引进全位置焊接设备的作用,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焊接接头结构特点,对引进管焊钳进行了适用性改造,实现了直线段较短导管的焊接及对接时不同轴的导管焊接,扩大了管焊钳适用范围。采取有效工艺措施,解决了不等壁厚导管焊接问题,克服了导管焊接缝凹陷。通过试验,确定了Φ6一Φ32多种规格不锈钢导管的焊接参数,替代了手工焊工艺,提高了焊接质量和合格率。对焊缝的外观和内部质量进行了检查,完全达到QJ2865—97Ⅰ级要求和设计要求。该工艺已全面应用于我厂研制生产的各型号发动机导管焊接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