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70篇
航空   425篇
航天技术   97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覃建秀  张会强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1):2449-2455
为确定工程中冷态条件下获得的推力室声学特性能否表征真实条件下的声学特性,研究了冷态无流动、热态气相流动和湍流两相燃烧三种状态下推力室声学振型及其阻尼特性。在推力室稳态流场中的有限区域施加数值定容弹,激发其具有多模态声学振型的大幅值压力振荡,采用衰减时间和半带宽来定量评价所激发的不同声学振型压力振荡衰减快慢,进而获得其阻尼特性。在相同过载比的数值定容弹激励下,在冷态条件下能激发包含更多声学振型压力振荡,且该振荡衰减时间更长,相同振型压力振荡衰减比热态条件下慢。在冷态条件下,一阶切向振型振幅最大,为最容易被激发声学振型;一阶纵向振型半带宽最小,为最难衰减的振型。在热态条件下,一阶纵向振型为最容易激发声学振型,也为最难衰减声学振型。从所激发的主要振型及其相对衰减的快慢来看,冷态条件下获得的声学特性能够表征真实条件下的推力室的声学特征。  相似文献   
32.
带抽吸二元进气道/隔离段激波串振荡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抽吸缝作用下激波串非定常振荡的复杂流动问题,采用高速纹影结合壁面动态压力测量的方法,在马赫数6的激波风洞中研究了高马赫数二元进气道/隔离段中激波串的自激振荡特性。隔离段出口不同堵塞度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堵塞度下,隔离段内的分离激波无明显振荡;在中等堵塞度25.3%~32.3%和高堵塞度35.3%~38.2%工况下,隔离段内产生非定常激波串,受到隔离段内预先存在的背景波系以及抽吸缝泄流作用的影响,分别出现大幅度低频振荡和小幅度高频振荡;而当堵塞度超过临界值后,激波串被推出进气道,出现不起动。在大幅度振荡模式中,上壁面大分离区周期性地形成和消失,下壁面的激波串前沿分离激波在抽吸缝后缘到隔离段出口之间大幅度振荡,其振荡主频约为280Hz~480Hz,并且随着堵塞度升高而降低;在小幅度振荡模式中,上壁面始终存在大分离区,下壁面的激波串前沿分离激波在抽吸缝附近小幅振荡,其振荡主频约为900Hz~1800Hz。两种振荡模式均给隔离段壁面带来严酷的脉动压力载荷。  相似文献   
33.
在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装置中,检测系统的性能是决定输出信号灵敏度和稳定性极限的关键因素。为有效抑制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的低频随机噪声,在横向电子自旋极化率稳态解和旋光角表达式的基础上,建立检测相关的输出信号误差机理模型,明确了检测系统影响最终测量信号噪声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光入射气室时的初始光强作为信号背景直接引起刻度系数的波动而非作用于电子自旋,而检测光的非理想线偏振导致电子自旋产生横向抽运效果和横向光频移作用,从而引入测量误差。针对检测系统影响测量信号噪声的主要参数,设计了参数优化路径:先通过优化检测光频率,提高惯性测量刻度系数,后通过检测光功率的优化,减小横向抽运效应、横向光频移作用及检测光背景波动。实验表明:通过对比输出信号的Allan方差,优化后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的零偏不稳定性减小了1.8倍,速率斜坡噪声系数从0.124 (°)/h2减小至0.041 (°)/h2,达到了抑制测量信号低频随机噪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本文面向直升机健康与使用监测系统(HUMS)的现场计量保障需求,针对其中振动传感器在低频段尚无法实现现场校准的现状,提出了基于直线电机驱动技术的便携式低频振动校准技术方案。该方案利用高精度直线电机构造低频标准振动源,采用稳定性高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作为标准加速度计,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现场环境适应性好的特点,非常适用直升机HUMS的现场计量保障。根据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该方案能够实现0.5Hz~20Hz频率范围,0.01m/s~2~20m/s~2加速度范围内不超过1%的校准不确定度(k=2)。  相似文献   
35.
根据发动机热试车出现的低频不稳定燃烧现象,分析了产品的故障模式,建立了相关零组件模型。对相关零件进行了改进设计,消除了发动机低频不稳定燃烧现象。  相似文献   
36.
使用超声波振荡法和超声波破碎法两种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分析了分散前后碳纳米管的形态,对比了分散方法对环氧树脂固化特性、流变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破碎分散的CNTs形貌发生一定的变化,分散方法对树脂的固化特性、流变性能影响不明显,但是对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7.
首先跟踪欧美航空器适航噪声规章修订的最新动态,概述了现行的适航噪声评定方法。其次,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机场噪声的评定方法。最后,简述了近10年来,FAA的卓越中心,航空运输降噪减排的合作性组织(PARTNER)和航空可持续发展中心(ASCENT)开展的一系列的研究,涉及噪声表征和计量方法、噪声在机场附近建筑物的穿透特性、音爆和低频噪声诱发机场周边居民烦恼度、睡眠障碍以及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相关主题。结合现有噪声规章的要求、机场运营的要求以及国内外航空器噪声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航空器噪声对人的影响将是未来评价航空器噪声环境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立法定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经多年检定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实践,现对经常遇到的加载误差、频响及失真等检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几点体会,希望能作为有关检定规程的补充。lbD载误差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的检定框图如图1。显然,这里不仅要求标准电压表准确度要满足要求,而且要求电压表的输入阻抗要足够高,问题恰恰在于低频电压表及视频电压表虽然输入电阻可达几百ho,但与其并联的输入电容却为24~50Pf,当测量1*HZ信号的输出电平时,此时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小于6.6ho,这等效于信号源的负载被加重,从而引起加载误差,尤其是当低频源输出阻抗为5ho时,…  相似文献   
39.
着舰过程中风切变对PI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舰尾风场作用下的舰载机着舰安全性问题。建立了风切变影响下的舰载机模型,研究了风切变在舰载机着舰过程中对驾驶员诱发振荡(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 PIO)的影响,研究了重新构型的舵机速率限制器在舰尾风场环境中对PIO的抑制作用。仿真结果表明,舰载机在着舰下滑过程中风切变对PIO的影响有限,但会使舰载机突然出现短暂的“点头”现象,导致驾驶员以高增益操纵飞机,造成作动器速率达到饱和,从而诱发PIO。采用带反馈及旁通的舵机速率限制器与速率限制器前置滤波器相配合,对由飞机操纵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引发的PIO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40.
回顾了利用大功率的高频电磁波调制电离层自然电流产生ELF/VLF电磁辐射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典型加热设备的系统参数配置情况以及地面和卫星上检测ELF/VLF信号的实验结果.总结了提高ELF/VLF产生效率等问题的进展情况,尤其是"波束扫描"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发展.提出了该技术下一步需要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