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8篇
航空   318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论述伺服阀重要零件衔铁采用AGIE精密线切割工艺的合理性,通过传统机械加工方法与精密线切割加工工艺的对比,着重阐明采用AGIE精密线切割加工衔铁这种精密零件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2.
53.
以普通的方法对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可能不够方便,占用空间大,在某些应用场合还可能有一定的危险。应用光纤传导技术可实现更为灵活,轻便而安全的控制,特别是在有害环境中。本文以液压操纵的架空举长装置为实例,论述了应用光纤信息传导技术控制液压执 原理,方法,过程及优赵性。  相似文献   
54.
先进战斗机气动弹性设计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引领了飞机设计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研制总要求和任务特殊性,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弹性专业建立了精益气动弹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体系。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开展了旨在提高飞机气动弹性品质的关键技术攻关、气弹优化设计和分析工作。完成了考虑含全动翼面结构非线性的全机动力学特性地面试验、亚跨超声速颤振模型风洞试验和气动弹性飞行试验验证。在较短的研发周期内,成功实现气动弹性设计目标,为新一代战斗机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描述了该飞机气动弹性设计历程、主要技术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能力提升以及具有研究所特色的气动弹性设计知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55.
56.
为了降低劳动强度,研制了CZ-1装配机器人.介绍了装配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指标,给出了计算机控制的基本框图和伺服驱动的基本参数.CZ-1装配机器人的性能实测结果为:重复精度达0.017mm,最大速度2.5m/s以上.它适合于较精密的装配.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介绍了微小型电火花加工系统以及放电检测和系统性能测试环节,根据电火花放电加工过程的工艺要求,研制了相应的微进给伺服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实际微细加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58.
针对单一PWM控制的高速开关阀(HSV)存在响应慢和功耗大的问题,从信号产生机理出发,提出了一种复合PWM控制策略,该复合PWM由基准PWM、激励PWM、高频PWM及反向PWM组成。首先,给出复合PWM的作用机制与工作原理;其次,通过仿真分析了激励PWM、高频PWM及反向PWM的占空比在不同工况下对高速开关阀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分别为激励PWM、高频PWM及反向PWM的占空比设计了相应的基于状态量反馈的闭环控制器。结果表明:与单一PWM控制相比,所提出的复合PWM控制器可以有效减少线圈的功耗和阀芯的关闭时间,线圈电流在阀芯最大开口维持阶段降低约80%,阀芯关闭时间减少约62.5%。   相似文献   
59.
磁场导向控制FOC(field-oriented control)矢量控制算法在伺服驱动控制系统中一般由CPU或DSP实现,难以满足航天应用中实时性较高场景下的需求。为提高宇航电机系统控制的实时性与可靠性,从FOC矢量控制算法的硬件加速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伺服控制器的设计,给出了一种全数字、高性能的伺服控制器硬件加速设计方案,并在具有可编程逻辑功能的宇航级SiP6117S芯片上进行了验证。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前人的设计,通过调整观测数据的量化精度来降低硬件加速过程中的处理延时,能有效改善多级流水延迟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算法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60.
深度喘振是压气机运行过程中最为恶劣的、极具破坏性的流动失稳现象,与压气机部件性能以及系统特性紧密相关。本文通过在压气机上下游采用特斯拉阀以改变系统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特斯拉阀方案对深度喘振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特斯拉阀位置不同对压气机深度喘振特性的影响不一样:压气机下游采用特斯拉阀延长了深度喘振中充放气时间,降低了深度喘振频率同时增大了喘振圈大小;而上游采用特斯拉阀可贮存高温压缩流体,提升进口总温从而使压气机折合转速降低,进而降低压气机最大压升,减小了叶轮所受最大非定常轴向气动力和喘振圈的大小,有效控制了喘振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