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0篇
  免费   1005篇
  国内免费   436篇
航空   3629篇
航天技术   576篇
综合类   479篇
航天   105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溶胶-凝胶法在非晶玻璃上制备VO2薄膜,经过熔融、涂膜、烘干和热处理等工艺最后得到电阻相变2-3个量级的VO2薄膜。对烘干温度、熔融温度、膜厚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电阻开关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XRD(X-ray diffraction)和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对薄膜的结构和价态进行分析,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图VO2膜工艺简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32.
本文在对加速度计进行了静态测试的基础上,对其随机误差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经过假设检验的分布特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严格的试验条件下,静态测试中加速度计随机误差近似为服从正态分布的白噪声。  相似文献   
33.
本文采用孟山都加工性能测试仪和硫化测定仪,比较、分析了三种三元乙丙混炼胶的流变性能和硫化特性。结果表明:这三种三元乙丙混炼胶均表现为假塑性流体的流动特性,但是TER1的表观粘度对切速率比较敏感,对温度则不敏感,而TER2和TER3的表观粘度对温度比较敏感,对切速率则不敏感。同时发现,三种三元乙丙胶,温度和切速率对松驰膨胀的影响大致相同。本文还比较了三种三元乙丙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实验表明,TER1和TER2的硫化特性相近,而TER3则与前两者相差较大。以上实验结果对于三元乙丙胶挤出成型和硫化工艺条件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4.
霍建武  樊力 《飞行试验》1995,11(2):20-23
本文简要介绍了Y7H-500型飞机失配平特性适航飞试验概况,试飞方法和测试技术;讨论了Y7H-500型飞机的失配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Y7H-500型飞机的失配平特性符合CCAR-25部要求。  相似文献   
35.
简要介绍了战斗机机体设计特点,论述了传统工艺中钣金成形件的缺陷,新型超塑成形件的优越性;介绍了结构超塑性力学特征,对比分析了多种力学试验的结果,并展望了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星载遥感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星载遥感图像压缩是星载遥感技术的瓶颈之一。文中简要分析遥感图像压缩的现状、基本要求和核心技术 ,并着重讨论三种优秀遥感图像压缩算法。最后提出对未来遥感图像编码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37.
38.
本文讨论了具有无电源供电光发射机的数字光纤传输系统的意义和要求,提出了三种实用化实现方法,即LED、LD和电光调制器方法。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介绍了关于固体推进剂粘弹力学特性动态测量数据处理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编制的移动因子求算模型的计算机程序,进行动态测量数据处理,结果比人工处理等方法的结果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40.
各地的遥测数据接收处理站都在用数字式行点阵记录仪来取代传统的笔式记录仪。前者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并在实际应用中日益成为必不可少的设备。但由于工作原理和记录方式完全不同,人们很难将这两类记录仪的性能进行全面的类比,因此,在打算淘汰已经使用日久的笔式记录仪就使人举棋不定。目的:为数字式记录仪建立一套通用的标准特性;介绍有关的术语,以便对新旧系统进行正确的并且是可重复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