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9篇
航空   40篇
航天技术   3篇
航天   5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通过测试添加了两种不同燃速催化剂的丁羟推进剂在较宽压力段的燃速,发现草酸铵在高压下降燃速作用表现为“失效”,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聚升,而卡托率能提高压下推进剂的燃速,起到降压力指数的作用,并用BDP稳态燃烧物理模型作了相应的解释,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2.
二茂铁衍生物结构与其迁移性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二茂铁结构出发,简明地分析了产生迁移疵病的根源,是二茂铁的各向异性分子结构。又从分子间力来进行分析,得到增强付价键力和增大分子量可改善迁移性。最后从烷基化,含氧取代基化和桥结二茂铁衍生化来预估二茂铁衍生物结构与其迁移性关系。墩探讨具备应用现实性二茂铁类燃烧催化剂品种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3.
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的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影响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相关试验,导得了药浆粘度预估的数学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对含过氯酸铵推进剂药浆粘度的预估值93%的数据在实验值的±15%内;对含铝粉推进剂药浆粘度的预估值92%的数据在实测值的±20%范围内。  相似文献   
74.
利用二维轴对称N-S方程对选用氧化亚氮/丁羟基燃料推进剂的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两相流进行了计算。计算采用MacCormack时间推进预报校正二步格式,采用了Baldwin-Lomax代数湍流模型和两相平衡流模型。计算了三种氧燃比下四个不同喷管的喷管流场参数,并计算了喷管性能,通过比较两相流和气相流的计算结果,分析了不同氧燃比和喷管形状对喷管性能的影响,认为固液火箭发动机的性能主要受氧燃比的影响,为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基于丁羟胶(HTPB)自由基聚合制备机理,对HTPB结构组成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聚合过程中的异构化、歧化终止及链转移是导致HTPB复杂组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对HTPB官能度及固化物网链结构进行分析,发现HTPB样品中过多单官能度组分是恶化其固化物性能的主要原因;采用凝胶点理论分析了HTPB平均官能度对HTPB/TDI黏合剂凝胶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丁羟胶平均官能度与凝胶速度呈正相关关系。最后,结合实际装药案例,提出了通过优化黏合剂配方,调控HTPB推进剂工艺及力学性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一种调节丁羟推进剂配方燃速并降低生成成本的方法,即固定细AP和27含量,降低球形AP的质量平均直径,使中燃速丁推进剂燃速提高达到预定值。  相似文献   
77.
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交联密度及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了丁羟粘合剂体系在高温老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结构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粘合剂体系的网络交联密度与力学性能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以老化时间为桥梁,可建立丁羟粘合剂体系交联密度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模型,利用该模型可由粘合剂体系的网络交联密度预估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8.
发展了一种采用新型高金属粉丁羟推进剂消氢发动机,该发动机可通过产生高温金属粒子流,消除以液氢为燃料的火箭发射前排出的低温氢气的危险。该发动机在小于0.2 MPa特低压下工作时,存在点火延迟、"喘振"不稳定燃烧和火焰无金属粒子流现象。分析了引起发动机点火延迟和"喘振"的原因;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低压下发动机点火延迟的因素,得到换热系数影响最显著;通过引入高燃速引燃药和降低点火峰值压强,解决了发动机点火延迟和"喘振"的问题,发动机点火延迟时间由大于3 s降低到600 ms左右,发动机燃烧稳定;通过选用合适的金属粒子、推进剂配方燃温和长尾管结构,解决了金属粒子流发生问题,可稳定喷射出1141 K的高温金属粒子流,实现了消除火箭周围低温氢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80.
丁羟/铝镁富燃推进剂燃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改进的氮气充压多功能燃烧器中,应用数字高速运动分析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对系列Al-Mg富燃催化剂的低压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总结并讨论了此类推进剂在低于3Mpa贫氧环境下的点火特性,燃烧过程,以及燃速特性与主要成分及燃速催化剂的关系,观测一次燃烧的点火过程,燃面和火焰形貌,以及结渣情况。初步分析了结渣成份,成因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