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36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56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41.
针对高机动短时间飞行的飞行器,介绍了一种根据它相对2颗导航卫星的伪距离和伪速度信息,估计捷联惯导系统定位和定速度误差的方法.考虑到由确定飞行器相对每颗星的径向距离和速度的非线性方程施加的约束,根据这些误差矢量长度最小值的条件确定误差值.用空间解析几何法得出了计算捷联惯导系统误差估值的最终算法,这种算法能给出非线性最小值问题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42.
李长森  马骉  李婷 《航天控制》2011,29(6):68-71
末制导技术应用于导弹武器型号中,存在着数据量大、信息处理速度快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光学成像导引头高速图像信息处理平台的设计技术,介绍了信息处理平台设计框架、功能以及工作原理,阐述了FPGA与3个DSP协同处理的机制和图像加速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谢晓巍  高世文 《航天控制》2011,29(2):61-64,80
系统试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建立支持系统试验全过程的完整的试验综合管理系统.对管理数据、资源数据和试验数据3大部分数据的全部试验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为试验策划、组织、实施、分析及全过程指挥协调调度提供多种辅助工具,使试验人员能够科学、准确、高效地完成各阶段试验工作.本文从目前系统试验缺陷、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方案进行了...  相似文献   
44.
针对测控系统对数据全记录的需求,提出了基于龙芯CPU和VxWorks 的信息记录仪设计方案.利用超级电容储能技术,保存了掉电瞬间的数据,实现了数据全记录.通过改进USB大容量存储技术,存储容量可以不受VxWorks的限制.采用这种方案的信息记录仪可记录多种接口数据,且对1553B和CAN总线数据实现了无过滤监听,存储容量达到2TB.这种信息记录仪通过了试验验证,进入了工程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45.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引入改变了传统飞行控制软件开发模式.本文结合RTEMS实时多任务系统部分源代码,深入剖析了该系统的任务管理、任务调度机制、SPARC寄存器窗口管理、中断管理、RTEMS系统初始化及系统配置等关键技术.并结合某型号开发经验,给出飞行控制软件的系统建模、任务划分、任务调度等开发过程.该过程为提高飞行控制软件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46.
从安全性角度提出80x86汇编语言程序的编码规则.通过分析航天型号典型案例.依据型号软件的应用特点,从代码结构、指令使用、中断控制、算法设计等角度对安全性编码规则进行分类,提出具体要求.设计了对应规则的检查方法和检查工具,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从软件源代码中提取安全性规则的相关元素,判断代码与规则的符合性,实现规则自动检查.  相似文献   
47.
捷联惯导方位大失准角对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游动方位角坐标系下建立了方位大失准角条件下的SINS初始对准误差模型.在静基座下验证了该误差模型在方位大失准角情况下的滤波效果,比较分析了不同方位失准角的滤波收敛情况,并与线性模型进行滤波比较.最后,将该模型用于动基座的初始对准.静基座和动基座下的初始对准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INS误差模型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48.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应用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了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并进行了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消除姿态角偏差,克服各种随机干扰,姿态角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49.
周欢  宋征宇 《航天控制》2013,31(3):45-49,61
为了更好地满足控制系统总检查测试的有效性和覆盖性要求,本文提出了火箭控制系统总检查的闭环测试方案。同时,新一代运载火箭所采用的总线监控单元BMU和箭地高速串行总线LVDS等新技术使方案的实现成为了可能。本文先介绍和论述了方案提出的必要性、原理以及实现的技术支持;接着提出了几点闭环实现的设计思路;最后在某型号火箭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的基础上搭建了闭环测试平台,对惯组的有效性以及迭代制导算法的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级的验证,实验表明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地面测试的有效性和覆盖性。  相似文献   
5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要求的提高,使得测发控系统又显现出诸多不足.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测发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智能、全面、便捷应是未来测试发射控制技术努力的方向,以达到减少发射专业保障队伍、提高测试覆盖性和真实性、简化发射场操作的目的.文中提出的相关技术,部分已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得到应用.随着这些技术成熟度的提高,将极大地提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