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8篇
航天技术   21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航天器工程》2017,(6):24-28
针对高分三号(GF-3)卫星多种姿态下快速定位的需求,提出一种应用先验数据的卫星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以GF-3卫星的定位数据和姿态数据为辅助信息,计算导航卫星的仰角,实时判断导航卫星对GF-3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可见性,从而减少捕获时间,实现快速定位。GF-3卫星的在轨验证结果表明:应用先验数据的卫星快速定位方法,定位时间为115s,短于其他低轨卫星的855s,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文章提出的方法可应用于其他低轨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22.
星基增强系统(SBAS)通过GEO卫星转发SBAS电文实现对GNSS服务性能的提升,以满足民航用户不同飞行阶段的导航需求,因此,合理有效的电文内容及播发时序设计是系统实现高质量服务的重要保证。为提高电文编排的灵活性,避免固定时序填补空余电文引起的播发资源浪费,提出了一种SBAS电文时序动态编排算法,在满足国际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利用SBAS电文龄期和最大播发间隔实现待播发电文的自动选择。利用NTMF实测数据对当前各主要SBAS的电文进行了特性分析,对所提方法的单双频SBAS电文编排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保证电文时序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实现了重要电文的优先播发,将空余时隙进行动态分配实现了各类型电文播发间隔的近等比例缩短。与固定时序相比,单频SBAS完好性电文播发间隔缩短约15.0%,首次定位时间缩短约8%,双频SBAS电文首次定位时间缩短约6.5%;与固定时序的BDSBAS B1C电文相比,完好性服务能力提升约14.7%,首次定位时间缩短约16.7%。所提算法有效提升了SBAS电文播发的播发效率,实现了SBAS播发资源的100%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3.
马赞  周中华  王鹏  胡剑波  柯炳清 《航空学报》2019,40(11):323155-32315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在民用航空器中安装应用的前提是明确和符合北斗机载设备的适航要求。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北斗在星座结构、信号体制及功能上的不同,导致目前国际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相关适航标准不适用于北斗设备。标准的缺失严重制约北斗民航产业发展,急需进行自主研究与制定。针对北斗在民用航空器中应用第一阶段的功能及场景,即仅用作航空器追踪,分析当前可参考标准的适用性,明确适航要求的制订策略及框架,综合考虑适航安全性、民航对北斗机载设备的紧迫需求,未来机载设备的发展方向,以及当前工业水平,提出一套仅用作航空器追踪的北斗机载设备适航要求,形成审定要素及评审要求,可支持工业方对适航标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4.
针对导航接收机抗干扰阵列天线在某些干扰来向存在抗干扰效果减弱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功率倒置算法的阵列信号处理模型,提出一种参考阵元可自适应调整的阵列天线抗干扰方法.以四阵元均匀圆阵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参考阵元固定的功率倒置算法,此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部分干扰来向抗干扰效果减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26.
针对船载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天线的动态跟踪航行特点,提出一种提高船载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天线跟踪精确度的方法。通过天线伺服控制设计和计算机程序,克服船姿扰动对天线跟踪的影响,实现快速捕获目标卫星并进行精确稳定跟踪,从而解决恶劣海况下,船行过程中对X频段低轨卫星全空域、无盲区跟踪和可视区域内的高精度指向跟踪问题。该方法已在雪龙号船载卫星遥感接收处理系统建设中得到应用,可为后续舰船上建设遥感卫星接收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王权  刘清波  王悦  熊越  袁丽 《航天器工程》2019,28(2):126-133
针对国家智慧海洋各类信息通信传输的需求和通信能力现状,综合考虑高轨和低轨通信卫星的通信能力,提出高轨+低轨天基通信系统架构,并对相控阵天线、终端网络架构和波束切换等关键技术,以及海上宽带接入、应急通信和航海监视等九大应用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工程示范与商业应用相结合等通过天基通信系统后续发展智慧海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基于MPI的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处理平台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莉 《航天器工程》2013,22(3):130-134
针对高速率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处理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处理平台。该平台采用分层设计思想,自上而下分为表现与控制层、业务处理层、基础服务层和应用支持层。结合消息传递接口(MPI)技术,构建了分布式实时并行处理平台框架。原型系统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处理下传码速率达450Mbit/s的双通道数据,单通道处理速率高达6Gbit/s。文章提出的平台设计应用于遥感卫星的地面检测系统,具有处理速度快、运行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9.
位置服务亦称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是指利用移动目标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向移动终端提供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服务[1]。位置服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为任何人(Anybody)提供任何形式内容(Anything)的实时服务,即4A服务[2]。广义上说,任何融合了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应用服务都可以称为位置服务,比如导航、安全、生活便利、娱乐、旅行助理、后勤和移动资产管理等。其中,导航是位置服务最典型的应用。完整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涵盖定位基础设施提供商、终端制造与技术提供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及移动通信运营商。其中,运营服务平台是产业链的枢纽,起着连接各技术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作用,并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目前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总体偏小,服务形式和内容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系统顶层规划、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强大的平台支撑,不能将导航定位、通信、增值配套等多种服务结合实现快速联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针对上述背景,本文设计了一种导航与位置服务综合运营平台,该平台集网络导航、移动目标监控、数据采集与发布、位置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支持高可靠、大容量和高并发处理,面向多类型行业和公众用户,提供移动终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等的标准化接入。  相似文献   
30.
Reed-Solomon码是具有很强纠错能力的线性分组码,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对CCSDS标准Reed-Solomon码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研究,通过使用自反码生成多项式和对偶基表示法使编码器中的常数乘法器个数减少一半,并且降低编码器的实现复杂度,而代价是译码器复杂度大大增加。在分析了近年出现的低复杂度比特并行有限域乘法算法以及FPGA技术发展之影响的基础上,考虑到降低译码器的复杂度可以达到空间通信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之目的,并且有利于今后空间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的融合,给出了修订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标准关于Reed-Solomon码编码参数的建议,提出在CCSDS标准的数据传输系统中可以允许使用多项式基表示域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