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180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01.
“凹槽导流片式”机匣处理的结构尺寸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种可提高压气机裕度而又不牺牲效率的新型处理机匣,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几何尺寸优化研究。借助单级轴流压气机实验台,详细地研究了轴向叠合量、容腔尺寸及内置导流片数目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归纳出若干该型处理机匣的设计准则,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高空台扩压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雷诺平均的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利用时间相关法,采用MacCormack两步显格式,结合Baldwin-Lomax代数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高空台扩压器的内部流场,并计算了扩压器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求解N-S方程的方法计算高空台扩压器性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涡轮平面叶栅端壁附近的流动和损失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五孔针对涡轮导向叶栅流场作了详细测量,着重研究了端壁附近的三维流动,分析了叶栅中的二次流现象和流动损失机理。在实验中清楚地探测到了通道涡和马蹄涡的两个分支。实验发现通道涡主宰了整个二次流流场,马蹄涡吸力面分支在与通道涡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0.62Cx截面及其下游截面的吸力面附近,还发现了一个显著的低速高损失核,该核在吸力面上向上爬升并一直延续到叶栅下游。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了超声速进气道的湍流流场,改进了离散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中粘性项的方法,使之具有较好的守恒性,研究使用了变系数的隐式残差光顺等加速收敛技术,并讨论了超音来流、收敛型进气道复杂流场初场的给定方法,所得到的数值解正确地展示了流场的复杂激波结构。  相似文献   
105.
李世武  刘珊 《航空学报》2002,23(6):517-519
 依据热经济分析理论 ,并结合对飞机座舱盖热疲劳试验系统的运行模拟 ,找出了系统的关键能耗元件 ,针对它的热惯性是造成系统潜在高耗能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在关键能耗元件加隔热层的改进方案。对某型号座舱盖 100飞行小时试验 ,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 ,改进方案能使试验能耗下降 37%。  相似文献   
106.
在高性能航空与民用燃汽轮机设计过程中,涡轮叶栅内部叶片表面边界层由层流向湍流的转捩始终得到设计者的关注,原因就在于叶片表面边界层流态与叶型损失密切相关。笔者在特定的低速来流条件下,采用多种剪敏液晶显示材料,深入研究了叶栅风洞中叶片表面边界层流态剪敏液晶显示技术,对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提供的涡轮叶栅进行了大量吹风实验,从实验拍摄的图像分析,证实了该项技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较为准确地探测叶片表面边界层转捩的发生。为从机理上更深刻地认识叶片表面粘性边界层转捩机制,笔者对来流马赫数和冲角对转捩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7.
激光诊断技术在脉冲爆震发动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及斯坦福大学的脉冲爆震发动机(PDE)模型上,应用两种新发展的二极管激光诊断技术-光吸收/高温辐射组合测定法和多路复合可调二极管激光(TDL)技术,测量了其中的温度、各燃烧产物组分等重要参数,并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新方法可靠、准确,适合爆震燃烧流场这种特殊环境,测量精度更高,而且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08.
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了任意回转流面跨音速压气机叶栅中的粘性流动,四步龙格-库塔法用于N-S方程的时间推进。给出了一种抑制叶栅计算中“数值失速”的方法,并采用隐式残差光顺技术加速收敛。用所发展的方法计算了三种叶栅在宽广来流Ma数条件下的流动,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流场激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获得一种新型的“前置凸台周向槽式”处理机匣的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借助于一单级轴流压气机实验台详细研究了“前置凸台”结构,“周向槽”结构,凸台前部尺寸、叶顶形状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凸台前部尺寸和叶顶几何形状对压气机的裕度和效率均有较大影响,并分析了该处理机匣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0.
喷射角对涡轮叶栅端壁气膜冷却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高文  刘松龄 《推进技术》2002,23(6):496-499,512
在大尺寸低速平面叶栅风洞中,对前缘上游有单排气膜孔的涡轮导向叶栅端壁气膜冷却进行了详细的传热实验。在喷射角为25°,35°和45°以及吹风比为1,2,3下测量了端壁面上的局部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并由此计算出了叶栅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端壁热负荷。着重研究了喷射角对端壁气膜冷却的影响。数据表明减小喷射角度虽然能够显著的提高冷却效率,但同时也明显的增大了换热系数,最终的冷却效果取决于端壁热负荷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