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6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480篇
航空   3096篇
航天技术   1452篇
综合类   435篇
航天   19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76篇
  1980年   18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14篇
  197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电铸成型是采用离子沉积的方法制造复制件,具有很好的复制精度,因此电铸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受极限电流密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电铸速率一直是制约电铸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许多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但对如何提高极限电流密度还没有提供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为提高电铸局部电沉积速率,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电铸速率的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铸方法-喷射式电铸,并通过两组试验分析了局部电沉积速率怀电铸液流量的关系以及局部铸速率与喷嘴口径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喷射式电铸可以大大提高局部极限电流密度,从而使电铸局部电沉积速率有一个较大范围的提高,为将电铸与快速成型结合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2.
基于神经网络的飞机主要参数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飞机设计要求来选择主要参数往往涉及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本文基于多层神经网络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飞机主要参数的估算方法,并给出了实现这种方法的详细步骤。将该方法应用于喷气支线飞机和喷气公务机主要参数的估算,测试结果表明估算误差均在10%之内。  相似文献   
73.
紧凑热交换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各种传热表面的板翅式紧凑热交换器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建立了通用优化程序系统。此程序既适用于一般地面热交换器,也适用于飞机空调中的热交换器。与传统的设计计算相比较,优化设计的效果很好。热交换优化后,肋片的形状变得更加合理,芯体传热表面更加紧。通过各种肋片的计算得出,条状肋片为板翅式肋片中的最佳者。  相似文献   
74.
本文针对三相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提出了三种电流调节方案,并对这三种调节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电流调节△调制方案是零滞环的,它使得三相电流总是流向正确的方向,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但谐波特性较差;相邻模态电流调制方案使逆变器在相邻的开关模态或零开关模态之间进行切换,谐波特性很好,动态特性不够好,而滞环控制电流调制器根据逆变器的实际情况选择开关模态(包括零模态),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谐波特性,适用于三相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文中给出了三种方案下的仿真波形,仿真结果的比较也于文后给出。  相似文献   
75.
以提高低动压着舰时动态跟踪及抑制舰尾气流扰动的性能为期望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的 H∞ 控制理论 ,提出了保持由地速构成的迎角 αd 恒定的 H∞ 飞行 /推力综合控制增广模型结构。使飞机在接近舰尾处于雷达导引系统关闭的关键时刻 ,该系统仍有姿态保持及抑制气流扰动的优良性能 ,从而改变了传统设计需由导引系统纠正气流扰动而引起的轨迹偏离。基于工程应用 ,文中提出了 H∞ 控制器的降阶方法 ,进行了离散化实时仿真验证。仿真表明 ,本文开发的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6.
为探讨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中的高氢混合比氢氧混合气直接爆轰的点火方法,对射流点火管的点火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点火管长度是决定射流点火能力的关键因素,射流点火能力随点火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强。点火管与爆轰管之间无隔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观察了点火管中增添孔板对射流点火能力的影响,发现障碍物对射流点火能力具有减弱作用。  相似文献   
77.
A quartz sensor of small accelerations with a capacitive transducer is designed and produced, allowing one to measure spacecraft accelerations with a resolution of 10–7 m/s2 in the range ±10–1 m/s2. The results of calibration of the sensor by the method of inclination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78.
本文结合专为哈尔滨制氧机厂开发的实用型CAPP系统,对CAPP系统的研制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该系统以Windows作为开发平台,在基于零件特征造型建模的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完成了一个交互式信息输入子系统,实现了回转体零件CAPP系统的信息输入,这里主要介绍零件特征信息模型的建立与特征信息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79.
内喷管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伟  覃粒子  刘宇 《宇航学报》2004,25(4):423-428,448
为了了解内喷管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应着同一个内喷管的三种不同间隙宽度的塞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不同间隙宽度的线性塞式喷管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和性能。比较了不同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内喷管间隙会增大线性塞式喷管的面积比和设计压比;内喷管间隙变宽,塞锥表面的压强下降,塞式喷管的性能下降,间隙宽度增大一倍,塞式喷管性能下降1%~3%。另外在计算过程中发现,内喷管的性能是整个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占了整个塞式喷管性能的三分之二以上。  相似文献   
80.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efficiency of ejecting waste generated by the life support system (LSS) of a manned spacecraft to reduce initial mass on low earth orbit. The spacecraft is used for a long-duration interplanetary mission and is equipped with either a chemical or a nuclear-thermal propulsion system. For this study we simulate a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for a given spacecraft maneuver. An impulsive approximation of the optimal interplanetary spacecraft trajectory is assumed, which allows us to reduce the general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to hierarchic structure of 'outer' and 'inner' subproblems. This structure is analyzed using the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Numerical results, illustrating the efficiency of waste ejection are shown for typical Earth-Mars transfer trajectories. This results confirm in theory that using a waste ejection system makes an early manned Mars mission possible without having to design and build new, advanced biological L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