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147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陈晓明  孙绍山  陶呈纲  唐勇 《航空学报》2020,41(6):523487-523487
针对飞机初步设计阶段其放宽静稳定度(RSS)与电传飞控系统时间延迟边界之间的定量关系求解问题,以战斗机纵向短周期方程为基础,分析了飞控系统中的时间延迟因素,描述了放宽静稳定度与方程参数间的关系。并以等效输入延迟的形式构建了含飞控系统时间延迟的闭环系统特征方程,通过根轨迹趋势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确定了放宽静稳定度与飞控系统时间延迟边界的定量数值关系,同时探讨了舵效与动导的参数不确定性对所求时间延迟边界的影响。本文方法对飞机初步设计阶段飞控系统时间延迟指标和可放宽静稳定度边界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2.
针对微细颗粒在涡轮叶片表面的沉积问题,采用EI-Batsh沉积模型对涡轮叶片表面微细颗粒沉积情况进行数值仿真,探究压力面冷却射流对颗粒沉积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沉积主要发生于叶片前缘与压力面,且沉积率随着粒径的增大不断增大,但粒径增大到17 μm后沉积率增加幅度开始变小.存在冷却射流时,射流可以通过吹离和卷吸作用影响小...  相似文献   
63.
屠敏  袁耿民  薛飞  王晓明 《航空学报》2020,41(6):523629-523629
分析了国外先进战斗机的发展情况,对比了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综合热管理思想的内涵。结合中国先进战斗机的研制,论证了综合热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热收集、热传输、热排散等综合优化设计方法,采用了多路径高效热收集传输手段、基于隐身的热排散等工程实现途径。综合应用基于温度控制的流量调节、内外循环热综合控制、多模式重构技术等手段,实现了热沉与制冷量的管理,满足了不同状态的热管理需求。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战斗机热管理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64.
熊文强  张闰  张晓晴  朱小龙  高宗战  刘晓明  何敏  姚小虎 《航空学报》2019,40(12):222892-222892
针对某舰载无人机拦阻着舰过程中的机体强度问题,以其中机身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首次设计了包括中机身结构与前后机身、机翼假件以及拦阻钩等构件的地面拦阻模拟试验方案,并搭建了相应装置,采用地面试验和刚柔耦合仿真模拟2种方法,对拦阻着舰过程中拦阻力冲击下中机身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试验与仿真结果表明:中机身最大航向过载沿两条主传力路径自后机身到前机身方向衰减,下传递路径点的过载峰值明显大于上传递路径点的峰值;发现最大过载点位于拦阻接头处,应变危险点位于机腹梁前段处;中机身结构上各测点的试验和仿真过载误差均在5%以内,应变误差均在8%以内,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刚柔耦合数值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地面拦阻试验及数值仿真的联合分析可为舰载无人机机身结构强度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并为后续舰载无人机的拦阻着舰分析以及机身结构响应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用旋转CVI工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在低压(5kPa)、高温(1100℃)、高C3H6 浓度(62.5vol% )以及3.5m m ·m in- 1 碳布旋转线速度条件下,在二维碳布上快速制备了厚度均匀(0.25μm )、表面规整的致密热解碳界面层。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温度对界面层表面状况有较大的影响;采用减压法与优化沉积炉结构与几何尺寸,能有效防止高温高C3H6 浓度下炭黑的形成。  相似文献   
66.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快速时变参数辨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适应控制中,特别在飞行器控制系统中,经常会遇到快速时变参数的辨识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本文利用折线段近似时变参数,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导出了一种计算比较简单、辨识精度较高的快速时交参数辨识方法。文中对反坦克导弹和地空导弹等快速时变系统进行了数学模拟.其结果表明,这种辨识方法不仅适用于连续快速时变系统,而且在参数变化存在第二类间断点时,仍有较好的辨识结果。  相似文献   
67.
赖俊彪  张行  何庆芝 《航空学报》1989,10(5):214-220
 本文利用复交函数方法导出了含内部裂纹有限大板的应力及位移的全场解。用变分原理处理边界条件,求解了含中心裂纹、孔边裂纹、偏心裂纹有限大板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对用铆接加强环加固以后的孔边开裂板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算例表明,本方法收敛快,省机时。  相似文献   
68.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法制备高TiC颗粒含量的TiC/Al复合材料。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研究复合材料中TiC颗粒在静止锌液中的均匀化过程。结果表明:当锌液温度低于铝的熔点时,TiC/Al复合材料置于锌液后,锌向其内部扩散,引起复合材料表层内液相线温度降低,当表层内Al-Zn合金的液相线温度等于或低于锌液温度时,Al-Zn合金便处于熔融状态,TiC颗粒随其一起从TiC/Al复合材料块上脱落,并不断地向锌液内部传输,最终均匀分布在锌液中;而当锌液温度高于铝熔点时,TiC/Al复合材料置入后,锌和铝同时进行扩散,但是当复合材料表面温度达到铝熔点时,铝开始熔化,铝的熔化导致TiC颗粒的脱落,脱落下来的TiC颗粒不断向锌液内部传输,最终均匀分布在锌液中。  相似文献   
69.
化学气相渗透制备氧化硅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正硅酸乙酯为氧化硅先驱体,以 Nextel4 80纤维三维编织体作为沉积载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的方法制备了 Nextel4 80 /氧化硅复合材料。研究了正硅酸乙酯温度和沉积温度对沉积速率和渗透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沉积过程中产生瓶颈效应和固相粉末的原因以及沉积产物的相和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 :1沉积速率随正硅酸乙酯温度和沉积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2瓶颈效应是由于正硅酸乙酯浓度过高,导致沉积速率过快引起的;3固相粉末是因为沉积温度过高,正硅酸乙酯分子或分解的过渡产物在到达沉积区域前已经完全分解引起的;4正硅酸乙酯为先驱体的化学气相沉积产物为无定型氧化硅;5化学气相沉积获得的无定型氧化硅基体与纤维有较佳的热匹配。  相似文献   
70.
本文用Logistic判别方法的数学模型及主成份分析法,分析了用洁尔阴医治阴道炎疗效的成因.并与距离判别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