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3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724篇
航空   3220篇
航天技术   1740篇
综合类   767篇
航天   135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21篇
  1974年   21篇
  196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The results of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data of joint Russian–French experiments for studying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near-critical fluids are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he ALICE-1 instrument during an orbital flight of the Mirstation from September 30 to October 2, 1995 [1]. For such fluids with a point-like source of heat, when they are placed in the field of uncontrolled inertial accelerations of the spacecraft, the influence of thermovibrational and thermogravitational mechanisms of convection o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region of optical irregularity is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that, near the thermodynamic critical point, local heating of the medium leads to generation of either intense thermogravitational convection or averaged vibroconvective flow, depending on the frequency of variations of the microacceleration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covered motion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resented that confirm the conclusion about a possibility of generation of an averaged convective flow of a vibrational type by the high-frequency component of microaccelerations.  相似文献   
122.
陈万创 《上海航天》1996,(1):20-24,29
针对地空导弹的特点,论述了维修性设计的重要性,认为维修性是一种设计特性,必须对武器系统研制开始就要加以考虑,并贯穿于整个寿命周期中。提出了维修性设计要求,并讨论了维修性指标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3.
距离拖引干扰对几种脉冲雷达的干扰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忠飞 《上海航天》1995,12(5):23-26
借助于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了距离拖引干扰对非脉压雷达、线性调频脉压雷达和二相编码脉压雷达的干扰效果,且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4.
提出了一种新的局域网络混合演化模型,该模型中新结点与网络中已有结点的连接数成对数增长,并且在连接方式上区别于BA网络中的优先连接,采用优先连接与随机连接相结合的连接方式,即以概率l-p随机连接,以概率p依照BA网络进行优先连接.对新闻模型进行仿真和理论分析,发现新型混合网络具备局域网络的更多特性,更加接近现实网络.  相似文献   
125.
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国火星探测用降落伞研制过程以及在研制过程中的一些主要试验,并同时指出了试验中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6.
方位向非均匀采样对多通道天线星载SAR成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位向周期性非均匀采样是多通道天线星载SAR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多通道天线星载SAR系统中存在的方位向周期性非均匀采样对成像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建立多通道天线星载SAR回波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成对回波理论和匹配滤波原理推导了由方位向周期性非均匀采样所造成的虚假目标位置与强度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成像处理过程分析了二维成像处理算法对虚假目标的影响,给出了二维成像处理后所得到的虚假目标强度计算公式。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推导与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7.
低温表面张力贮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于低温液氧推进剂的表面张力贮箱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分析,认为其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从低温表面张力贮箱的材料选择、低温推进剂引起的热应力及隔热层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重点介绍了低温表面张力贮箱隔热层的结构形式及选用的隔热材料。分析了低温表面张力贮箱面临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28.
Two bed rest analog studies of space flight were performed; one 14 d and the other 28 d in duration. Exercise response was studied in detail during the 28 d study and following both the 14 d and 28 d studies. This paper relates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to physiologic changes noted during and following space flight. The most consistent change noted after both bed rest and space flight is an elevated heart rate during exercise. A second consistent finding is a postflight or postbed rest reduction in cardiac stroke volume. Cardiac output changes were variable. The inability to simulate inflight activity levels and personal exercise makes a direct comparison between bed rest and the results from specific space flights difficult.  相似文献   
129.
简要介绍了成像链、成像系统和遥感系统的概念;对像质和像质差异的表征和度量、成像系统性能的表征等予以说明;重点探讨航天光学采样成像系统MTF的优化设计与MTFC问题,并给出讨论结果。  相似文献   
130.
自由—自由结构振动模态的一阶导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飞行器和车辆等一大类结构属于自由—自由结构。本文讨论这类结构的振动模态-阶导数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截尾模态展开法,将未知模态对模态导数的贡献用已知模态和系统矩来表达。针对刚度阵奇异问题,提出了移位措施,通过选择的移位系数,不仅解决了奇异问题,而且加速了算法的收敛速度。给出了一个数值例子,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