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航天光学采样成像系统MTF的优化设计与MTFC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成像链、成像系统和遥感系统的概念;对像质和像质差异的表征和度量、成像系统性能的表征等予以说明;重点探讨航天光学采样成像系统MTF的优化设计与MTFC问题,并给出讨论结果。  相似文献   

2.
典型R-C系统主光学装置的热光学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灵敏度分析法对一个典型R-C成像系统主光学装置的像质分析数据进行拟合曲线处理,并据此提出该成像系统温控指标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灵敏度分析法对一个典型R—C成像系统主光学装置的像质分析数据进行拟合曲线处理,并据此提出该成像系统温控指标建议。  相似文献   

4.
遥感图像MTF复原国内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成像过程受到大气、成像系统中的光学、探测器和电子器件、卫星平台的运动等影响,引起成像退化,造成图像模糊,降低了像质。图像恢复技术可以改善像质,提高图像信息解译能力。文章简单介绍了遥感图像MTF退化原因,分析了中国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其特点是通过获取点扩散函数从而得到遥感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可行,MTF图像恢复技术可以明显地提高遥感像质,增强图像的高频部分,使图像易于判读解译。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型空间相机在轨像质受空间环境影响严重的问题,文章提出利用基于出瞳变形镜的主动光学技术,对大型空间相机在轨波前像差进行校正,以保证成像品质。文章基于主动光学技术原理、光学表面误差表征方法和变形镜数学模型,建立了大型空间相机像质校正全链路仿真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光学设计软件ZEMAX与编程软件MATLAB,完成了相关仿真实验;对在轨特定工况条件下大型空间相机像质的退化程度和基于出瞳变形镜的主动光学技术的校正能力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校正后的像质满足设计要求,为基于主动光学的大型空间相机像质校正技术提供了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象移对星载TDICCD相机成像品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移是影响星载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相机成像品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像移对TDICCD像质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像移引起图像模糊和几何变形的机理,研究了像移降质的辐射和几何方面评价参量。依据TDICCD工作原理,建立了像移影响下TDICCD相机空变降质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形式、不同方向上的像移影响下的像质下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向、不同形式的像移引起的成像品质下降是不同的。文章中提出的空变降质模型可以为后续的仿真及像移降质图像的恢复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波前编码成像由于可以大大扩展非相干成像系统的景深而不降低像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首先介绍了波前编码原理,然后基于波前编码原理对现有空间中波红外光学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比较了原光学系统和改进系统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点扩散函数(PSF)、调制传递函数(MTF),结果表明,新系统在更大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成像性能.  相似文献   

8.
低温红外镜头星点检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模拟低温真空环境对红外镜头进行星点检测时,不能在像面处直接测得星点光源的像,而是通过在焦面处放置反射镜使系统二次成像的方法测得二次成像的弥散斑大小。二次像斑尺寸的变化将能反映出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被测镜头焦面处像斑尺寸的变化。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一次像与二次像弥散斑大小的数学关系,并通过对不同尺寸星点光源、不同像质光学系统的仿真分析,得出星点检测法的检测精度与星点孔直径有关,而与镜头本身成像品质无关。  相似文献   

9.
从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定义出发,对CCD离散抽样过程的MTF进行分析,指出CCD器件的MTF不仅与输入信号的频率有关,而且与相位有关,得出了CCD器件的平均调制传递函数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对CCD的一般成像、亚像元成像和互有四分之一像元位移的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理论上亚像元成像获得图像的分辨率能达到一般成像的两倍,互有四分之一像元位移的成像系统获得的图像分辨率能达到一般成像的3.74倍。在空间频率低于CCD的Nyquist频率时,多CCD的成像质量也明显好于一般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景物和成像条件对遥感图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图像是遥感数据获取系统的输出,遥感图像的品质表现为遥感图像在完成遥感任务中的应用价值。遥感图像品质由成像链的状态和性能决定。成像链包含景物、成像条件和成像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文章介绍光学遥感情况下,景物和成像条件对遥感图像品质的影响,包括景物特性和成像条件的表征,及其对遥感图像品质影响的分析。同时,指出了针对景物和成像条件,在成像系统设计和运行等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遥感图像品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遥感图像是遥感数据获取系统的输出,遥感图像的品质表现为遥感图像在完成遥感任务中的应用价值。文章对遥感图像品质的概念和表征予以介绍,对遥感图像品质的影响因素和提高遥感图像品质的有关问题,包括遥感数据获取系统的性能、成像条件和运行状态等加以说明,对如何提高遥感图像品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空间光学高分辨率遥感器,既要实现轻小型化,又要获得高品质遥感图像的要求,文章提出一种空间光学遥感成像系统优化设计新方法;综合考虑成像链路各环节因素,采用全面的指标设计和合理的优化设计流程来改进空间光学遥感成像系统的总体指标和成像品质,并显著降低遥感器的研制难度.通过比较全链路优化设计方法和传统设计方法的仿真结果及其...  相似文献   

13.
离焦补偿是空间光学相机获得良好成像品质的关键。文章基于空间光学相机的技术特点分析其离焦补偿方法,提出调节三镜的离焦补偿方法。利用CODE V光学软件对某高性能光学小相机的光学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获得离焦补偿精度、离焦补偿范围与系统成像品质的关系。为保证光学系统对移动三镜倾角控制要求,对三镜调焦机构直线精度及其力学稳定性进行了测试,最后对相机进行了地面外景成像验证与在轨测试。仿真及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调节三镜能有效地补偿空间三反相机在轨各因素引起的系统离焦,满足相机在轨成像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成像会受到颤振的影响,因此图像品质受姿态稳定度的影响很大,而高分辨率图像受到平台误差的影响更加明显。通过研究空间相机的几何模型,提出了一种从地球坐标系到空间光学遥感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分析了在轨卫星的姿态误差和运动源,并在几何模型中加入了内外方位元素特征;然后进行了空间TDICCD相机的成像仿真实验。为了在像面上模拟颤振,分别进行不同模态的颤振仿真,并且对视线范围内多模态综合作用进行仿真。仿真实验是基于三个轴系方向的,并且计算了TDICCD仿真图像的几何畸变量,模型中几何畸变量的测量尺度达到亚像素级,结果有利于指导卫星平台和遥感器的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5.
对SAR有源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锋  朱伟强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2):28-30,61
根据SAR成像工作原理以及有源干扰对SAR作用的特点,利用SAR图像质量评估指标,提出用主观评估、点目标成像以及散射区域目标成像的方法来评价有源干扰对SAR的干扰效果,并就等效视数和图像动态范围对干扰效果的度量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棱镜成像光谱仪色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像光谱仪在获得景物图像的同时,获得了其连续的光谱特性,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光谱分光是成像光谱仪关键技术之一。文章讨论了棱镜成像光谱仪的色散特性,以单棱镜为例研究了棱镜色散的非线性缺陷和系统像面弯曲的规律,分析了色散元件前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对系统色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 CS)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成像方法可以使用非常少的数据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但基于CS的ISAR成像方法中目标场景不准确的稀疏表示限制了成像方法的性能。结合字典学习(dictionary learning, DL)技术的CS ISAR成像方法能够寻找到目标场景图像块的最优稀疏表示,提高成像质量,但每一个图像块被单独考虑,而忽略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为了实现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的目标,针对ISAR图像分块重建的问题,首次提出一种基于组字典学习(group dictionary learning,GDL)的ISAR成像方法。将具有相似结构的图像块聚类并构建出多个图像块组,利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从图像块组中学习出最优组稀疏变换字典。学习好的组稀疏变换字典可以寻找到待重建图像块组的最优稀疏表示,进而重建出高质量的目标场景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CS ISAR成像方法相比,基于GDL的ISAR成像方法能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并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