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74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5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简要介绍了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在电推进领域的最新工作进展,其研究的重点与需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对电推进系统做了简要评价,以期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82.
微波等离子推进器的原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根旺  何洪庆 《上海航天》1998,15(2):48-51,63
简要介绍了空间动力装置的分类及其特点,重点分析和讨论新型空间动力装置-微波等离子推进器(MPT)的基本原理,结构特征和应用前景。分析现有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后认为,MPT是一种高比冲,长寿命的小推力动力装置,特别适合用作空间动力,进行航天器的轨道转移,姿态控制,位置保持,对接交会和星际航行,尽管目前MPT仍处于理论探索与实验研究阶段,但研究结果表明,它是前景十分诱人的新型空间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概况,讲述了国外航天测控领域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典型实例详细描述了NOVELL网在航天测控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航天未来型号测控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4.
毛根旺 《推进技术》1985,6(1):72-82
本文根据异质推进剂的特点,提出了含氧流动热气体点燃Ap复合推进剂的一维气相点火模型。模型中详细考察了点火过程中推进剂表面的分解过程和气相区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直接求解点火过程的控制方程,获得了点火延迟时间t_(ig)随燃烧室压力P变化的关系,固相区和气相区的温度分布,以及参加反应的各种化学组分在气相区的分布。t_(ig)随P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曲线比较接近。对于深入研究点火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利用本模型和计算方法还可以从理论上预示其它各种参数对Ap推进剂点火延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振动夹具一阶共振频率的试验数据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振动夹具的一阶共振频率是衡量振动夹具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其高低直接关系到试验的成功与否.文章在设计出某部件的振动试验夹具后,对夹具进行了随机振动加载试验,并依据有关试验数据识别出了夹具的一阶共振频率,结果表明振动夹具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6.
燃气喷射方式对冲压发动机补燃室掺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空气进气参数不变情况下,分析了喷口布局、喷口形状、头部型面对冷流掺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气喷射方式不同,掺混在补燃室中的发展过程也不同,提高补燃室内整体掺混度的方法,不一定能提高头部的掺混度;可提高头部掺混度的燃气喷射方式有5孔交汇喷射、5孔偏心喷射以及头部采用椭球型面。  相似文献   
87.
太阳能热推进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太阳能热推进(STP)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STP的研究进展、关键技术及其在潜在应用领域中的性能优势,关键技术有高性能太阳能主聚光器的研制和吸收器/推力室高温热结构的设计,并根据国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国内开展太阳能热推进研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8.
王秒  王微  杨云龙  檀财旺  王刚 《航空学报》2022,43(4):482-491
采用CoFeNiCrCu高熵合金为钎料对SiC陶瓷进行了钎焊连接,研究了钎焊时间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CoFeNiCrCu/SiC接头的典型界面组织为:SiC/Cr23C6+Cu(s, s)+Si(s, s)/HEAF+Cu(s, s)/Cr23C6+Cu(s, s)+Si(s, s)/SiC。随着钎焊时间的增加,组织中相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接头在高熵效应的作用下仍主要由固溶体组成,接头中反应层厚度逐渐增大。当钎焊时间为90 min时,反应层厚度达到最大为25μm。但过厚的反应层使得接头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在反应层中集中并导致反应层中产生裂纹等缺陷。当钎焊温度为1 180℃,保温60 min时,接头剪切强度最高达到61 MPa。此时,裂纹从远离接头的SiC陶瓷开始萌生并向接头方向扩展,最终断裂在陶瓷与反应层的界面处。  相似文献   
89.
微波等离子推力器等离子体形成及其与微波耦合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微波等离子推力器(MPT)的最大优点是微波在谐振腔内放电使工质形成悬浮的等离子体,没有是极的烧蚀与寿命问题。文中计算了MPT谐振腔内氦气工质击穿场强与腔内气压的关系,结合实验现象及参数调节分析了微波等离子推力器等离子体形成的基本物理过程及影响等离子体稳定的因素、等离子体与微波耦合的机理等,为建立微波、等离子体、流场间的耦合计算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通过燃速测试、高压DSC和TG实验,研究了AP含量及粒度级配对含硼富燃推进剂压强指数的影响。压强指数采用r=apn方程求得。燃速测试结果表明,AP含量增加,AP重均直径减小,均使压强指数升高。DSC和TG分析表明,推进剂中AP含量增加,重均直径越小,推进剂失重速度较快,高压时推进剂放热量增加,燃速增加较大,因而压强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