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160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宇宙射线是环境中天然辐射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银河系的初级宇宙线,进入大气层以后,由于产生一系列的级联过程以及大气对宇宙线的吸收作用,使得宇宙射线粒子的组成、强度以及能谱沿大气层的高度不断变化,同时由于受到地磁场的强烈影响以及11年太阳活动周期的调制,使不同纬度上不同年份的这种高度分布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222.
局部干法水下等离子喷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下等离子弧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喷涂料-局部干法水下等离子喷涂。文中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工艺性试验和涂层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工艺上可行,克服了现有湿法水下等离子喷涂的不足,而且在某些方面优于大气中的等离子喷涂,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喷涂新方法。  相似文献   
223.
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火焰稳定器—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它具有流线形头部,槽宽小,尾缘吹气并供油,不加力时流阻很小,加力时吹气扩大回流区,是一种机械与气动稳定结合的稳定器。对该稳定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流阻损失、贫熄边界、燃烧效率等性能的初步结果,表明该稳定器具有优越性,并有希望用于加力燃烧室。  相似文献   
224.
为了分析液态碳氢燃料/纯净空气旋转爆震发动机从点火到旋转爆震波稳定传播过程的影响因素,采用预爆震管点火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获得了预爆震波压力、燃烧室油气比、来流总温、点火器安装方式等对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旋转爆震波起爆时间随着预爆震波压力升高而缩短;来流总温740K,变化当量比时,越接近当量比1,旋转爆震起爆时间越短;工质为当量混气时,来流总温通过影响燃油的蒸发过程进而影响旋转起爆时间,总温673K以上时,起爆时间约10ms;预爆点火器垂直安装比切向安装更快形成旋转爆震波。  相似文献   
225.
SMA管接头系统的蠕变及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机械耦合的瞬态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定温度下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管接头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系统的温度场、热应变场、应力场、蠕变应变结果,指出了管接头的中间内壁部分的交界面处是产生裂纹或脱粘的危险部位,提出了对系统不但要防止蠕变应力的破坏,而且更要注意预防管道产生的过大变形和蠕变应变的破坏,最终为SMA管接头系统的安全性指导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6.
铝合金点蚀对应力集中系数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铝合金点蚀三维圆锥体模型,对拉伸载荷下不同径深比和深度的点蚀应力场进行分析,得到点蚀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巧:并在定性分析点蚀群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分区随机数定位分布的方法,引入点蚀系数定量分析点蚀群巧。最后采用回归方法分析得到点蚀径深比、深度和点蚀系数与巧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27.
对称削层复合材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复合材料削层结构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整个结构特别是过渡段附近的真实应变和应力分布。通过分析发现削层结构的应变和应力分布呈现出不均匀现象,尤其在上下界面附近和覆盖层内,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这些危险点的存在,严重影响整个结构的性能。此外,还研究了过渡段长短对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8.
通过Jeffcott转子建立了转子初始弯曲结构模型,推导了初始弯曲转子的振动响应,仿真分析了弯曲因子和初始弯曲相位角对转子振动响应的影响,总结了初始弯曲转子的振动特性和规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具有初始弯曲的压气机转子运行试验,分析了该初弯转子的振动特性,对比了平衡状态对该初始弯曲转子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弯转子起动时的响应幅值等于初始弯曲幅度,响应初始相位与初始弯曲相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初始弯曲不会改变转子的临界转速,但会影响转子的共振幅值和相位,只有初始弯曲相位角为0°或180°时,共振相位才等于90°;初始弯曲对刚性转子或准柔性转子振动的影响较大,而对柔性转子振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初弯转子在某一转速区内响应振幅会出现一"凹坑",初始弯曲相位角越接近180°,"凹坑"底部对应的振幅越小;初弯转子响应幅值"凹坑"对应的转速范围随着平衡精度的提高而向高速区移动,当"凹坑"对应的转速范围落于共振转速区内时,转子的共振峰值可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