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2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水下固体发动机尾流场数值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敏  吴雄  张为华  王中伟 《推进技术》2009,30(4):479-483
基于轴对称非定常可压缩N-S方程和VOF两相流模型,对水下固体发动机尾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较好地预示了尾流场燃气泡生长过程,得到了水下发动机工作初期尾流场形态及其演化过程。对发动机在水下和地面两种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2.
在Windows开发环境中,利用标准C语言、虚拟现实和可视化仿真商业软件Vega和基于多边形的三维建模工具Multigen等软件,初步实现了数据驱动的某探空火箭视景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33.
为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优化设计和结果分析的效率,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可视化优化设计与分析方法。以某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为例,说明其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优化设计和参数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使设计人员快速、直观地得到符合总体要求的多组设计方案,简单、有效地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符合设计人员思维习惯,适合在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34.
以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SRM)总体设计中设计经验和设计知识的重用为目的,将基于知识工程的设计方法应用于SRM总体设计。研究了SRM总体设计案例表示方式,提出了两级层次结构的案例调整模式,并针对SRM系统特点建立了SRM总体设计的因果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RM总体设计的案例调整框架。最后,应用该调整技术实现了具体设计实例,通过与传统总体设计比较,设计结果一致性好,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固体发动机推力偏差对导弹级间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固体发动机推力偏斜和横移的影响,应用六自由度弹道方程对地空导弹级间分离进行了建模、仿真。对级间分离后主级受控信号被助推级遮挡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仿真计算表明,推力偏斜和横移对分离(或遮挡)过程影响较大;分离时间越晚,过程时间越短;第一个滚转周期内的推力偏差对结果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36.
采用PD控制设计了无人机自动回收侧向稳定控制系统、纵向角控制系统和纵向回收轨迹控制系统。采用此控制系统,对无人机自动回收过程进行了6自由度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系统可实现无人机精确回收。  相似文献   
37.
钟涛  王中伟  张为华 《推进技术》2005,26(4):360-363
分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侧壁开孔长管式点火器点火热流与固体药柱表面间传热机理,根据轴对称边界层原理,借鉴平面间阵列圆孔射流传热模型,在考虑管式点火器与药柱表面同轴圆面间射流传热过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传热系数表达式,仿真研究表明模型合理,能对试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38.
钟涛  王中伟  张为华 《推进技术》2005,26(6):573-576
为研究点火前固体推进剂内传热过程,分析了傅里叶定律和修正的傅里叶定律的数学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和判断准则;解释了瞬态传热过程中的热松弛现象,测量了固体推进剂热松弛时间,据此推断推进剂内瞬态传热过程应采用修正的傅里叶定律描述。  相似文献   
39.
运用MSC.Nastran软件对高速飞行器尾翼在不同温度下的模态进行分析,并采用p-k法对尾翼进行了颤振分析.结果显示,气动加热使得结构的固有频率不断降低,并最终降低飞行器的颤振速度,从而影响飞行器的稳定性.而对于温度分布均匀的结构,主要是材料性能的降低使得颤振速度下降.  相似文献   
40.
针对导弹飞行过程中存在扰动因素影响时两级轴线出现偏差的情况,建立了无滚转导弹的偏差分离模型。基于此模型,对常风、发动机推力偏差、连接误差等3种扰动下的导弹级间分离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仅存在垂直风影响时,导弹俯仰角增大较多,分离过程时间减少,发动机推力正偏差和横移加快弹体分离,发射时助推级俯仰角不变,不同主级连接误差对分离过程时间影响微弱。计算结果与飞行力学理论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偏差分离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