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238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12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通过实例探讨了压铸件中气孔的成因及预护措施.  相似文献   
82.
研究钛合金的高速切削,是金属切削试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零件表面层质量、促进对钛合金更广泛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是在系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阐明TC9钛合金具有实现高速拉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3.
美国在80年代初航天飞机试飞成功以后,就开始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批准了美国航天局提出的建造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建议,并要求在本世纪末以前建成。这一计划不久又发展成由美国、欧空局、日本和加拿大参加的国际合作计划,并将空间站定名为自由号。 自由号空间站采用大型桁架结构,主横梁长达150米。建成后的空间站重达200多吨,可居住8名航天员,输出75千瓦电力,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84.
本文主要对带传动实验机噪声的产生和传播途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为设计、安装、调试和使用带传动实验机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5.
采用激光选区烧结的方法 ,对铜、镍 -铜混合粉末进行了一系列激光烧结试验。分析了烧结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金属粉末烧结成形的影响 ,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X光衍射等手段分析了多层烧结体不同区域的成分、组织形貌和相结构特征。初步探讨了金属粉末直接烧结成形的基本机理 ,为金属粉末的激光快速成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无人机折叠机翼展开运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种分析方法对某无人机的机翼折叠/展开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该机构运动的微分方程,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求解;用M ATLAB非线性优化工具包对扭转弹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机构的运动仿真分析。两种方法得到分析结果与实验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Z-pin在无人复合材料壁板中的应用及复合材料Z-pin的拉挤工艺,利用热压罐和真空袋压整体Z-pin嵌入工艺,在无人机复合材料层板、板筋结构件、复合材料胶接连接件及泡沫夹层中的应用。对于板件在保持面内抗拉强度的同时,提高无人机复合材料壁板的层间断裂韧性及损伤容限,有效改善了复合材料蒙皮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88.
在座舱显示系统的导航显示器中经常需要显示飞机的规划航线,航线中的每个航路点可能采用不同的转弯方式,例如压点转弯、向点转弯、绕点转弯等。本文给出了一种根据各航路点的转弯方向、转弯半径、转弯方式确定各航路点转弯弧的圆心、转弯弧起始点、转弯弧结束点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9.
分析了成形参数对Ti55531钛合金筒形件旋压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880℃+保温30min/空冷的热处理可获得较好的强塑性匹配;当旋压温度为750~800℃时,金属流动性好,筒形件表观质量好,且随着旋压道次增加,旋压温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应低于650℃,旋压极限减薄率可达80%左右;进给比在0.45~0.78 mm/r取值,在开始道次中采用大点的进给比,使工件较好贴模,在最后道次中采用相对小的进给比便于工件脱模;道次减薄率在30%~45%时较为合适,有利于旋压成形。  相似文献   
90.
具有分流叶片跨声速离心叶轮激波及能量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具有分流叶片跨声速离心叶轮,采用激波基本关系式对数值信息进行分析和判定,理论证实了叶轮流道中激波的存在,并确定流道内高速气流易在主叶片前缘、分流叶片前缘以及主叶片的吸力面与分流叶片的压力面通道位置形成激波.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叶顶间隙和运行工况对激波位置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引起的能量损失.结果表明:固定叶顶间隙下,随着流量减小,激波位置向流道上游移动;叶顶间隙导致激波线位置向流道下游偏移;分流叶片前缘处有最强激波并引起较明显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