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航空   13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何英 《中国航天》1993,(8):42-45
1993年2月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武器展览会上,俄罗斯展出了多种导弹系统,其中有许多在以前还从未公开过。 X25和X29导弹 X25是一种模块式空面导弹,它有三种型号:半主动激光制导型(ML),无线电指令制导型  相似文献   
12.
何英 《中国航天》1993,(5):31-32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GD)提出了一项利用现有技术以减少成本和风险进行载人登月计划的建议并可能动员欧洲各国参加此项计划。 该公司预计,如果1994财年开始这项工作,载人登月任务可在2000年进行。与月球有效载荷相对接并将之送至月球。 头两次任务均不载人。首次发射定于1999年,由一四脚月球短途飞行器(LEV)将重约9.7公吨的科学/支援设备送到月球表面。这些设备包括一个密封舱和与乘员居住设施有关的设备,一个地球物理站,遥控漫游车,一台光学望远镜,以及太阳阵。第二次  相似文献   
13.
静地轨道气象卫星 1966年,美国航宇局将一颗应用技术卫星(ATS—1)送入静地轨道,卫星发回世界上第一张大气照片,这标志着人类跟踪不断变化的云图成为可能。这种卫星在短期气象预报中所起的作用立即得到了气象界的认同。世界气象组织为此建议建立一个静地轨道气象卫星系统以监测全球的大气变化。70年代初,包含5颗卫星的这一静地轨道气象卫星系统开始使用(这5颗卫星均匀地分布在赤道上空)并顺利运行至今。该系统的运行由气象卫星协调组(CGMS)协调,它的使用使气象  相似文献   
14.
静态光电显微镜在测量中可进行非接触瞄准,提高了瞄准精度,而且为检测自动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结合光显微镜的瞄准原则,建立数学模型可测量内孔孔径。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能源号大型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美国使用固体火箭助推器的航天飞机每次发射都会破坏大约1000万吨干流层中的臭氧;而使用液体推进剂的能源号火箭每次发射只破坏1500吨臭氧。因此他得出结论:美航天飞机发射对环境的危害是前苏联的7000倍。前苏联宇航总局负责人称,如果美航天飞机每年飞行300次就会完全破坏掉地球的臭氧保护层。 前苏联的这一分析结论是建立在假定所有发射的排放物都进入平流层的基础上,而且是按一种不可能的航天飞机发射速率推断出来的。美国有关部门曾于1988年宣布:火箭发动机燃烧的生成物绝大部分是无害的,或者说其浓度还不足以损害健康和对第三国的安全产生影响。但现在美国对航天飞机、大力神和其它运载器的发射可能对地球带来的危害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一等环规测量仪是将激光干涉仪测长技术、静态光电显微镜瞄准技术和精密微位移定位技术作为主体测量技术,以上三项技术的有机结合使该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达到了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规定的一等环规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何英 《中国航天》1992,(10):44-45
美国航天工业界即将生产第一个用于天基红外探测器的长寿命低温致冷系统。他们可能已于今年6月开始对两台闭环斯特林循环低温致冷器进行试验。根据设计,这两台致冷器的最低使用寿命为10年。 长寿命低温致冷器是NASA正在研制的地球观测系统(EOS)设备所需的关键技术。此外,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还准备将它用于智能眼天基红外探测器。 美国空军菲利浦实验室和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分别负责对SDIO和NASA的低温致冷器研制工作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2月8日,伽利略探测器通过地球轨道近地点时只比原定点偏离1.5公里,时间只差0.1秒。由于减少了所需的轨道修正次数,伽利略探测器完成探测任务时所剩的推进剂从估计储量4~5公斤增至18~19公斤。这就为任务计划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增加科学探测数据。 伽利略探测器最近执行的科学探测和工程任务有: 1.在飞掠地球的磁尾和穿过地球磁层相对于太阳风的头激波时对地球磁场、等离子体、尘埃、高能粒子和重离子等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基座、大倾角的初始对准方法,研究了粗对准数学模型、罗经回路精对准数学模型以及捷联航姿解算数学模型,并实现样机设计。仿真结果和样机测试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快速性与精度,可为车载系统自主快速对准提供理论借鉴,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为期5天的太空飞行任务后于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针对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任务,我们采访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