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58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针对GH150合金高压压气机叶片的使用温度和工作状态,对GH150合金的拉伸、持久、蠕变、轴向高周疲劳和旋转弯曲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H150合金从室温到600℃拉伸强度和塑性基本保持稳定,750℃时拉伸强度和塑性明显下降.合金具有良好的600℃和650℃持久强度、500℃、600℃的轴向疲劳和旋转弯曲疲劳性能.叶片用GH150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2.
耿辉  周进  翟振辰  陈军 《推进技术》2007,28(6):599-606
在超声速燃烧室的壁面上安装具有不同长深比、深度以及后壁倾角的凹腔,在凹腔上游壁面横向喷注燃料射流。分别利用掺有丙酮蒸气的氦气和氢气模拟不燃烧和燃烧两种情况下的横向燃料喷流,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分别对流场中不同截面上的丙酮和氢氧基进行成像,同时对不燃烧情况下的喷流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发现:凹腔结构主要通过影响由凹腔后壁高压区向凹腔前壁传播高压扰动的行为来影响凹腔内部的静压分布,从而影响燃料的流动过程;凹腔长深比减小、深度或后壁倾角增大都有助于高压扰动的前传,导致燃料不易向凹腔内部偏转以及进入凹腔的燃料质量减少;凹腔长深比和深度的增加可增大凹腔内低速回流区的范围,有助于增强凹腔内部的燃烧以及火焰稳定能力;凹腔后壁倾角对燃料燃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3.
开展了塞式喷管冷流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实验模型采用直排的点膨胀构型,实验测量了两种塞体长度的塞式喷管在不同压比条件下的表面压强分布,拍摄了典型工况下流场的纹影照片。数值模拟采用二阶NND格式求解二维N-S方程,计算得到的壁面压强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验证了塞式喷管高度补偿特性,得到的结论为塞式喷管设计和性能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4.
Ti2SnC的合成及其反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压烧结技术,分别对Ti/Sn/C和Ti/Sn/TiC两种配料,在950~1250℃温度范围、保温15~360 min,真空条件下进行烧结.结果表明,两种配料均在1200℃短时间内合成了高纯度Ti2SnC粉.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仪(EDS)及扫描电镜(SEM)对Ti2SnC粉末进行了表征,并对Ti2SnC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所制备的Ti2SnC为片状颗粒,表面光滑,颗粒尺寸小于10 μm,厚度约为1~2 μm.Ti2SnC的形成机制是,在Ti-Sn-C反应系统中,Ti和Sn先反应形成Ti-Sn化合物;然后是Ti和C反应形成TiC;最后,Ti-Sn化合物和TiC反应形成Ti2SnC.此反应机制进一步由Ti-Sn-TiC反应系统验证.  相似文献   
115.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联网通信的安全技术成为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提出一个基于PKI的车联网安全通信与隐私保护机制.车辆用户将车辆和用户身份ID以及RFID码发送给CA进行映射,作为IPv6编址中的接口标识位和车辆的私钥;CA根据该私钥计算车辆的公钥并发给车辆,车辆接收CA发来的公钥并用该公钥和RSU通信,RSU将会给车辆分配匿名密钥,车辆在之后的通信过程中使用该匿名密钥.由于车辆的真实身份是与CA分配的主密钥相关联,可以确保匿名密钥的泄漏不会直接导致车辆与用户身份的泄漏.性能分析表明,上述安全机制能够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同时实现车联网的安全通信.  相似文献   
116.
飞行器飞行时间短,试验成本昂贵,试验成败意义重大。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通常实时应用软件的可靠性指标定为99%以上。目前计算机双网络和硬件"双工热备份"体系结构在硬件上已面临性能上的"瓶颈",难以从硬件平台上再度提高实时应用软件的可靠性。现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由于双机软件完全一致,一旦软件系统出现故障,会使双工系统同时瘫痪,甚至导致试验失利。本文针对实时应用软件强实时性、高可靠性要求,研究建立功能完善的实时应用软件双工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7.
基于双分拣中心建立最小化不同紧急程度货物的影响下飞机滑行时间和机下运输至分拣系统时间、最大化货运航班类型和停机位类型的匹配程度以及跑道鲁棒性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线性加权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赋值,综合分析不同权重下的分配结果并得到最优方案。借助CPLEX Studio IDE 12.8.0软件,以鄂州机场为实例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贪婪启发式方法,本文提出的模型得到的分配方案使得飞机滑行时间减少17.90%,货物运输时间减少6.96%,机位类型利用率提升21.21%,跑道使用完全均衡,因此提高了枢纽机场过站时效,运行保障效率有明显提升,可用于货运枢纽机场的实际运营。  相似文献   
118.
针对耦合影响较严重的天线回扫过程展开研究.首先,将柔性支撑杆等效简化为悬臂梁结构,并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多体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从耦合动力学模型出发,分析天线回扫运动对星体姿态稳定和柔性振动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引入命令预处理算法,规划天线回扫指令.最后对天线回扫运动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命令预处理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回扫运动对星体姿态稳定和柔性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9.
卫星物联网中随机接入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星物联网具有广域覆盖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地面物联网的不足。随着海量用户的接入,对接入技术的吞吐量和丢包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以时隙ALOHA及监听信道ALOHA为代表的接入技术在地面得到广泛地应用,但时隙ALOHA在海量接入方面效率低下,不能直接用于卫星物联网,而卫星通信的大传播时延不允许使用监听信道ALOHA。因此,引入干扰消除冲突解决机制的竞争解决分集时隙ALOHA(contention resolution diversity slotted ALOHA,CRDSA)成为新的研究领域。回顾了CRDSA研究进展,从时隙同步和帧同步两个角度将接入技术分为同步CRDSA和异步CRDSA,在深入研究每种技术路线之后,总结了这些接入技术的特点,并以此进行分类概述。其次,详细阐述了每种改进方式的代表性技术原理,并结合技术特点就其在卫星物联网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分析了未来我国卫星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这一趋势讨论了适用于我国卫星物联网的随机接入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0.
本文探讨了中小型图书发行企业图书发行的基本工作流程,根据工作流程对图书发行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实现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基于MARC数据间的相互转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