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324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空间谱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空间谱估计理论与技术已日趋成熟,近几十年的经典谱估计技术包括:常规波束形成(CBF)、Capon谱估计、多重信号分类(MUSIC)、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ESPRIT)、最大似然(ML)、子空间拟合(SF),及这些算法的扩展和变形。上述算法在各个分散的文章中均有具体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亦有类似的2种或3种算法的性能比较,但是针对这些所有算法的性能比较,就笔者所知尚无公开报道,而使工程实现时对算法的选择没有依据。本文对这些经典算法做了简介,列出各个算法的优缺点,并对性能进行仿真比较,能直观地得到各个算法的性能对比,给工程实现算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针对基于FFT的频域捕获方法采样点数必须为2的整数次幂的局限性,应用Colley-Tukey和Good-Thoma算法对DFT求解过程进行分解,并引入Winograd DFT算法将短点数DFT优化从而得到一种改进算法。利用改进算法对GPS的L5频段上扩频码捕获进行了仿真分析。与FFT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保证精度和灵敏度的同时,降低了计算量,提高了信号捕获速度。  相似文献   
43.
为了提高机械轴对中的效率和准确度,研制了基于AD7714的激光对中仪系统,该系统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对设备的定轴和动轴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和调整,以保证其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系统通过自行研制的硬件对任意角度的激光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通过LabVIEW的图形化界面和编程环境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最后给出垂直偏差和水平偏差。  相似文献   
44.
文章阐述DSS系统实现的一种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案例进行模拟,证明系统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针对典型环境条件下C/CSi盖板隔热结构进行瞬态有限元传热分析,模拟隔热结构内部的辐射和传导复合传热,建立相应质量分析模型.通过对双层纤维隔热结构进行传热分析,得到隔热层体积比变化对隔热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双层纤维C/CSi盖板隔热结构,以各层纤维材料体积比和厚度值为变量,实现底层结构温度和隔热结构质量的优化.分析发现当质量和隔热层厚度一定时,小体积比薄外层隔热纤维与大体积比厚内层隔热纤维匹配能达到较好隔热效果;而在温度限制条件下,各层纤维体积比相对一致时结构总体质量最轻.  相似文献   
46.
以几种不同的2.5D衍生结构织物为增强体,制备了法向增强、经向增强及经法向增强2.5D Si O2f/Si O2复合材料,比较了上述材料与现有2.5D Si O2f/Si O2复合材料的经向力学性能,并研究了经法向增强2.5D结构复合材料中增强纱比例、纤维体积分数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对织物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经法向增强2.5D Si O2f/Si O2复合材料的经向力学性能较现有2.5D复合材料有显著提高,该材料在较低密度下(1.6 g/cm3),经向拉伸强度与现有材料(1.65 g/cm3)持平,且经向压缩强度接近现有材料的4.3倍。  相似文献   
47.
硬质聚氨酯具有刚度小、材质松散、易于吸收爆炸能量的特点,是一种很好的隔爆材料。为了设计环形切割器与后级随进战斗部之间的隔爆装置,利用LS-DYNA分别进行了圆柱型、圆锥型、球缺型3种聚氨酯隔爆体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球缺型结构既节省材料,又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前级产生的冲击波对后级战斗部的影响。该结论有助于带环形切割器串联战斗部的隔爆设计。  相似文献   
48.
49.
50.
采用ABAQUS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66°锥形铆模压铆无头铆钉的成型过程。对成型后的试片进行了力学及金相分析,并将结果与普通半圆头铆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头铆钉的压铆变形过程为钉杆中间最早涨粗,墩头部分成型,随后钉杆部分逐步与孔壁均匀挤压的过程;随着压铆位移的增加,无头铆钉拉脱强度及剪切强度均呈上升趋势;与传统平铆模成型的半圆头铆钉相比,在锥形铆模的作用下,金属材料向钉杆流动更加均匀,墩头两侧的绝热剪切效应明显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