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263篇
航空   787篇
航天技术   296篇
综合类   219篇
航天   3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71.
本文给出了计算卫星扫描辐射计的地面分辨率的精确方法。这种方法既可用于静止卫星,也适用于扫描方向垂直于轨道面的低轨道(通常取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在计算中分别考虑了把地球作为球体和旋转椭球体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972.
贴地飞行的旋翼尾迹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何承健  高正 《航空学报》1986,7(4):325-331
本文研究了贴地飞行的重要气动问题—地面涡现象。通过对旋翼近地尾迹的分析,建立了计算地面涡的离地高度、纵向位置和强度的计算模型、公式和方法,并以此计算了桨盘处诱导速度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作了比较,达到了相当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73.
本文以含倾斜裂纹平板和加劲板为实验模型,进行了平板和加劲板Ⅰ-Ⅱ复合型裂纹疲劳扩展实验。本文提出了复合型加劲板应力强度因子的工程算法,并利用S法和应变准则进行寿命估算,对扩展路径以及线切割预制和疲劳预制裂纹的异同进行了讨论。 实验与计算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复合型加劲板应力强度因子算法是一种较好的工程算法,应变准则应用于疲劳问题以估算寿命,其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74.
高景海  何连瑞 《航空动力学报》1986,1(2):164-166,190
在开展某型涡桨发动机振动监控课题研究工作时,曾迂到该型发动机在台架试车过程中出现压气机转子前部叶片严重偏磨和轴承损坏等故障,且每次都发生在起动过程,故障后均伴有严重的振动损坏现象。为此,我们决定从测量分析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振动特性着手,寻找规律,为排故提供重要依据。因其问题属于瞬态振动分析,以运用实时振动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975.
橡塑复合半膜成型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薛晓军  贺平  金冰 《火箭推进》2004,30(5):50-53
氟塑料具有良好的耐介质性能,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生产成复合半膜可以达到长期贮存推进剂的目的。通过重复性的工艺试验和系统分析,确定了一套完整的橡塑复合半膜生产成型工艺,提高橡塑半膜之间的粘接强度,消除夹层中的气泡,保证橡塑复合半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76.
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起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激波强度设计方法,并考虑变比热、激波与附面层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唇口平直和唇口带有斜楔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混压式前体/进气道进行了初步设计,比较分析了几种方案进气道的设计点和非设计点性能,研究表明,在低飞行马赫数(Ma)下,唇口带有斜楔的前体/进气道起动性能和总压恢复优于唇口平直的,在高飞行Ma下,唇口平直的前体/进气道冲压比高、外罩阻力小,而唇口带有斜楔的前体/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高,外罩阻力相对较大。针对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和进气道间非定常干扰的问题,计算研究了飞行Ma=4,6下,燃烧室压力升高对进气道/隔离段流场和起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飞行Ma条件下,燃烧引起的压力扰动容易往上游传播,甚至引起进气道不起动;随着飞行Ma的增大,隔离段的抗扰动能力是增强的;当进气道进入不起动后,进气道的捕获流量和总压恢复系数急剧下降,高飞行Ma时的捕获流量的下降幅度比低飞行Ma时大。  相似文献   
977.
978.
刘莹莹  周军  刘光辉  张佼龙  白博  李朋  黄河  刘睿 《宇航学报》2019,40(10):1115-1124
针对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立方星在低成本、短周期、快响应的立方星技术方面的突破,介绍了应用于大气层外偏振导航技术试验的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世界首次组网开展低热层大气参数测量的QB50计划“翱翔一号”立方星等,总结了“翱翔”系列立方星的标准化结构设计、姿态控制系统、电源系统、星载计算机、通信与测控、部署器等核心系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自主研制的飞轮、磁力矩器、偏振敏感器载荷。并基于在轨组装,编队飞行,一箭多星等技术对“翱翔”系列立方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对探索柔性、高精度、长寿命的立方星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9.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imely,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monitor land use/cover in city regions for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The remotely sensed dynamic monitoring of Land use/land cover (LULC) in rapidly developing city regions has increasingly depended on remote-sensing data at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revisiting periods and weather, it is difficult to acquire enough time-series images with high quality at both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from the same sensor.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temporal-spatial fusion model ESTARFM (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 to blend Landsat8 and MODIS data and obtain time-series Landsat8 images. Then, land cover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using an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In this study,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alidated by a case study of the Changsha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accuracy and Kappa coefficient were 94.38% and 0.88, respectively, and the user/producer accuracies of vegetation types were all over 85%. Our approach provides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technical method for the effective extraction of land use/cover information in the highly heterogeneous regions.  相似文献   
980.
针对某型飞机服役环境中滑阀出现卡滞和动作延迟等现象,在分析滑阀机理的基础上,发现按常温设计的滑阀副配合间隙在服役环境下会发生较大变化,飞行器极端温度环境、精密偶件加工残余应力等容易造成滑阀卡滞。利用弹性力学和热变形理论,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推导了滑阀副径向尺寸链的数学表达式。以某型滑阀副为例,计算了-50℃、100℃和150℃下滑阀副的变形量,通径13mm的滑阀,径向尺寸最大变形量为2.9μm。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了油液压力引起的阀套变形量,最大变形量为2.19μm。配合间隙最小值应不小于总变形量5.19μm,可近似取为5μm。计算了不同配合间隙时的内泄漏量,泄漏量应满足要求0.035L/min,对应的最大配合间隙为7.7μm,可近似取为8μm。本文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和尺寸链计算模型,对滑阀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