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7篇
航空   538篇
航天技术   87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1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91.
介绍了高空生理实验数据库系统软件设计原理、方法及特点。该系统以PC-486/66型计算机为核心,采用Windows95操作系统及FoxPro数据管理系统作为软件环境。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及编制。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高空生理实验资料和数据的计算机综合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792.
介绍了用蒙特卡洛方法数值模拟由漫发射面和镜反射面组成的封闭腔中的辐射换热的一般过程;并用蒙特卡洛方法求解了具有较复杂几何关系及表面特性的空间辐射制冷器二级冷块对锥口的辐射交换系数和一级冷块对屏口的辐射交换系数;给出了程序框图;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3.
神舟飞船液路、气路快速断接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首次载人飞船工程中,液路、气路快速断接器为关键的技术难点之一。本文论述了液、气路断接器作为机械构件设计的一些方法及关键技术,并对该产品研制过程中有关可靠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4.
提出一种利用模糊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进行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诊断的方法,建立了用于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识别的模糊诊断模型。基于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模拟实验,对采集于旋翼配重不平衡、桨距不平衡、后缘调整不平衡和正常状态下的试验台体振动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并采用主分量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方法进行故障特征提取。采用模糊RBF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旋翼不平衡故障进行了故障分类识别,同时分析了不同主分量累计贡献率和模糊子空间对故障分类精度的影响,并与RBF神经网络的诊断模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诊断模型进行了故障识别效果对比。结果表明,模糊聚类RBF神经网络的诊断方法对旋翼不平衡故障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795.
由于气动环境的复杂性,旋翼在气动评估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且对旋翼性能影响较大。当前旋翼气动评估方法不能考虑气动数据不确定性,本文将数据融合技术应用于旋翼气动预测以在记及某些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获得具有更高可信度的气动力分布及置信区间,为进一步开展旋翼气动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及工程应用奠定基础。基于不同来源的气动力数据均为正态分布的独立随机变量这一假设,将分布气动数据和测量值之间的关系作为融合准则,以实现最佳匹配测量值为目标,采用贝叶斯估计求解融合数据的最大后验概率分布,从而构建一种基于贝叶斯框架的气动数据融合方法。以UH-60A旋翼及Caradonna-Tung旋翼为例,采用所提方法进行不同来源气动数据的融合,对融合结果的估计方差与预测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所提方法对于输入数据的来源无特殊要求,能够给出融合结果的置信区间并降低不同来源数据的估计方差,基于此结果后续可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与研究;其次,融合所得结果并不局限于不同来源数据之间,扩大了数据覆盖范围;最后,融合所得结果相比于单一数据来源更符合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796.
"翼型"俗称翼剖面或叶剖面,是飞机机翼及尾翼、导弹翼/舵面、直升机旋翼、螺旋桨、风力机叶片等外形设计的基本元素和气动力的"基因",也是影响综合气动性能的核心因素之一.自20世纪初莱特兄弟发明人类第一架飞机以来,翼型研究的每一次重要突破,都有力促进了航空飞行器的更新换代或性能的大幅提升.除了发展RAE、DVL、NACA、TsAGI等通用翼型族外,研究者们还针对性地发展了适用于各类飞机的翼型族,以及适用于直升机旋翼、螺旋桨和风力机叶片的专用翼型族.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数值模拟方法、流动稳定性与转捩预测、优化设计、试验测试技术等研究的进步,各种新的设计理念、优化方法和设计技术相继被提出,翼型研究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容.本文立足飞行器设计和翼型研究的前沿,在回顾100多年来翼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翼型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新一代翼型将适用于未来飞行器的发展需求,在宽速域、大空域、多物理场及智能变体等复杂使用条件下兼具优良的多学科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97.
旋翼作为直升机的升力面和操作面,其健康状态对直升机的安全至关重要。旋翼故障诊断技术仍是直升机健康与使用监测系统(Health and usage monitoring system, HUMS)领域的薄弱环节,开发旋翼故障诊断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基于信息融合技术,首先分析了旋翼故障的诊断机理,建立了旋翼故障模型,通过流固耦合仿真获取了不同故障下桨叶、轮毂和机身的故障特征信息,生成数据集进行网络训练和验证。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enetic algorithm-backpropagation, GA-BP)优化神经网络诊断3种类型的直升机旋翼故障,即后缘调整片误调、变距拉杆误调和桨叶质量不平衡。3个逐级神经网络分别对旋翼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故障程度进行了诊断识别。最后采用加权的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旋翼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证明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旋翼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成功应用到旋翼故障诊断中,并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98.
周琳  陈宪  黄江涛  邓俊  高正红 《航空学报》2023,(22):136-147
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对军用飞行器的隐身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针对经典电磁场伴随方法无法获得表面灵敏度,难以为优化设计提供直观指导,且梯度求解时需反复填充阻抗矩阵,当设计变量、入射角度较多时梯度求解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伴随方程和自动微分的雷达散射截面表面灵敏度计算方法,并结合基函数特点提出了表面灵敏度的稀疏存储和稀疏矩阵-矢量相乘方法,避免了直接计算表面灵敏度时计算量、存储量无法承受的问题。提出的表面灵敏度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一次阻抗矩阵偏导数求解得到所有网格点的表面灵敏度,避免反复填充阻抗矩阵的问题。当入射角度改变时,求解任意数量设计变量梯度的计算量约为8次矩阵-向量乘,显著提升基于伴随方程的梯度计算效率,为作战飞机气动隐身一体化优化设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99.
隐身性能是影响高超声速武器作战效能的关键指标之一,为提高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生存及突防能力,以HTV-2飞行器为初始外形,引入锐边化设计思想,提出一种兼具良好隐身性能的气动外形。首先采用CFD数值模拟和高频近似算法,对初始外形气动特性及隐身特性进行评估。接着通过截取重要截面轮廓线,在轮廓线上均匀选取控制点。最终将离散点重构成三维外形,设计了一种锐边化飞行器外形。在此基础上计算评估了锐边化外形的升阻特性及雷达散射截面(RCS)。与原外形对比可知锐边化外形气动性能变化较小,气动力系数变化量不超过7%;同时在主要威胁区域(即俯仰角±30°、偏航角±60°角域)内飞行器的RCS均值显著降低,平均降幅超20%。此外为消除边缘绕射的影响,通过倒圆角的方式对锐边化外形的棱边进行了圆润化处理,实现了主要威胁区域内RCS均值的进一步减缩,平均降幅超过60%。此外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位置倒圆角及圆角半径对飞行器隐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部截面倒圆角能较大程度改善飞行器的隐身特性,圆角半径与飞行器特征长度之比为1.35%时较佳。  相似文献   
800.
应用智能控制对某型发动机的加速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结构、智能控制的基本原则、特征模型的划分和智能控制规律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