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354篇
航空   919篇
航天技术   299篇
综合类   190篇
航天   4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11.
1种发动机自适应模型的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天南  吴森  王征 《航空发动机》2016,42(3):98-102
为解决由于工艺落后和性能衰退所导致的发动机模型与实际发动机失配的问题,从而达到视情维修的目的,建立了1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模型修正方法.利用遗传算法高效率的全局搜索能力,以发动机性能参数为目标,优化部件参数,实现了模型的修正,并通过分析发动机性能参数对部件参数的敏感性,研究了选取不同组合的待修正部件参数对模型修正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修正方法所建立的发动机模型准确性高、鲁棒性强,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为发动机的健康管理和故障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很好的军事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2.
涡轮导叶吸力面簸箕型孔气膜冷却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聪  朱惠人  付仲议  李峥  张洪 《推进技术》2016,37(6):1142-1150
为了研究涡轮导叶吸力面的气膜冷却特性,在跨声速涡轮叶栅传热风洞中,采用瞬态方法实验测量了两个位置处的单排簸箕型气膜孔的冷却效率,分析了多个气动参数对其分布规律的影响。两排簸箕型孔分别位于相对弧长6.8%和21.7%处,叶栅通道基于叶片弦长的进口雷诺数为1.7×105~5.7×105,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81~1.01,吹风比为0.6~2.1,涵盖了涡轮导叶典型工作状态。结果表明:对于簸箕型气膜孔,设计雷诺数条件下最佳吹风比在0.9~1.2附近,靠近前缘的孔排2的贴附性要好于孔排1;主流马赫数对孔后冷却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而低雷诺数下的冷却效率低于中高雷诺数工况;簸箕型气膜孔的冷却效率高于圆柱型孔,在BR1.5的中高吹风比时表现更明显;低吹风比时,凸面的冷却效率高于平板,尤其是s/d20距离内,而在高吹风比时,射流动量增加促进了气膜脱离凸面,从而降低了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113.
王龙  章政  王立 《飞行力学》2020,(1):27-34
为了增强四旋翼的自主性,借用视觉导航方法要求在GPS丢失信号或信号精度不高的情况下进行辅助定位,使得四旋翼能够在某些特殊需求场合自动着陆。针对Harris角点检测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标志图像识别算法,将一个区域内的所有角点转换成一个单值角点,替代了Harris算法中的局部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减小了计算量,并进一步设计了视觉模式下的姿态与位置转换算法和视觉着陆控制算法。为了验证所设计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STM32单片机搭建了微型四旋翼实验平台系统,并实时在线进行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标志图像识别算法能正确检测和识别出标志图像,视觉着陆算法也成功实现了四旋翼实验平台的着陆功能。  相似文献   
114.
涡轮叶片尾缘凹坑/凸起结构气膜冷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玲  史梦颖  原峥  洪文鹏 《推进技术》2020,41(2):372-381
为探究吸力面凹坑和凸起结构对涡轮叶片尾缘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在吹风比M=1.1时(雷诺数Re=2.5×10~5),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在叶片尾缘吸力面上加入凹坑或凸起,对涡轮叶片尾缘的冷却性能和流动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结构相比,叶片尾缘凹坑和凸起结构提高了劈缝出口下游远距离端X/H6 (H为劈缝宽度,为4.8mm)区域气膜冷却效率,对下游的X/H6区域气膜冷却效率影响较小;三种叶片尾缘结构,沿着流向方向会产生由二维展向涡到发卡涡,再到流向涡的变化过程,凹坑和凸起结构通过抑制流体的扰动,改变流体流动情况,提高了劈缝出口下游远距离端气膜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115.
无人机碰撞民用飞机关键部位损伤程度的研究是民航领域关注的新型热点问题。本文首次提出采用 火箭橇试验评估无人机碰撞民用飞机的安全性。通过对碰撞速度、碰撞位置、无人机姿态、参数测量等进行研 究,设计碰撞技术方案,论述火箭橇的设计、弹道控制设计、强度校核和测试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和仿真计算。 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火箭橇碰撞试验方案是可行的,实现了单一弹道上的连续多点碰撞及多视角、全覆盖、高 稳定的全过程记录;可为后续开展同类碰撞试验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所开展的多发次碰撞试验也为无人机碰 撞民用飞机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有效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6.
涡轮叶片下缘板出气孔对内冷通道的流动和换热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下缘板出 气孔对尾缘和下缘板双路出气涡轮叶片尾缘内冷通道内的流动和换热特性,对比分析孔径、孔形和孔位置对尾 缘溢流孔流量系数、尾缘出流比、尾缘通道内总压系数和尾缘内冷腔壁面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缘板 出气孔孔径对流量系数分布的影响显著,孔径增大,尾缘溢流孔流量系数下降,尾缘出流比减小,尾缘内冷通道 内压力损失降低,内冷腔平均换热系数增大;孔形对上游内冷通道内流动和换热几乎没有影响;孔位置变化对 内冷通道壁面整体的换热系数影响很小,对局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7.
本文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指导党史研究、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六大原则:“向前看”原则;“宜粗不宜细”原则;“有错必纠”原则;客观性原则;分析个人责任与分析复杂背景相结合的原则;总结成功经验与汲取失败教训相结合的原则。文章深入分析了上述原则的内涵、要求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8.
本文构造了一维非线性双曲型守恒方程的一类MmB差分格式,并推广到方程组情形。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格式具有高分辨率且不会产生数值为振荡。  相似文献   
119.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for airborne radar systems to improv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f detecting target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airborne early warning (AEW) radar, which should find long-range and small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targets such as the stealth aircraft and missiles. However, in existing airborne radar literature, STAP is mainly considered for clutter and jamming rejection in side-looking airborne radar (SLAR) applications. There have been fewer discussions on airborne radar with non-side-ways looking array radar (non-SLAR). The STAP of non-SLAR such as forward looking array radar is also very important and can not be avoided for airborne radar to detect targets in all directions. The STAP of the non-SLAR is studied here. A scheme has been proposed, which is processed by the way of STAP combined with multiple staggered medium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ies (PRFs). We further study the selection of PRFs in order to make the scheme more available for non-SLAR radar. We analyze two typical non-SLAR cases, i.e., inclined-sideways looking array and forward looking array. We examine this scheme b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s of three processing systems under the criteria of range-velocity blind zone minimization.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multiple-PRFs STAP scheme is feasible for non-SLAR and can be applied to phased-array AEW radar systems  相似文献   
120.
Dynamics and de-spin control of massive target by single tethered space tu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s and de-spin control of a massive target by a single tethered space tug in the post-capture phase.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tethered system is derived and simplified to a dimensionless form. Further, a decoupled PD controller is proposed, and the local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is analyzed by linearization technique. Parametric studies of the dynamics and de-spin control of a massive target are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de-spin with the proposed control law. It is shown that the massive target can be de-span by a single and small space tug with limited thrust within finite time. The thrust tangent with the tether de-spins the target while the thrust normal to the tether prevents the tether from winding up the target. The tether length has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spin of a target. The longer tether leads to a faster de-spi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