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7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478篇
航空   1602篇
航天技术   614篇
综合类   440篇
航天   8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304不锈钢小冲孔蠕变试验与损伤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04不锈钢进行了恒定温度下多种载荷的小冲孔蠕变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04不锈钢小冲孔蠕变试样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改进的K-R蠕变损伤本构方程,分析了在650℃、恒载荷条件下的试样中心挠度、应变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试样蠕变损伤与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试样中心蠕变曲线都具有明显的三个阶段,与单轴试验的应变曲线十分相似。整个试样在中心损伤比较严重,呈现明显局部化特征。试样的失效首先在下表面,距试样中心约1/10处,这与试验观察到的试样颈缩部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2.
蛇形进气道的电磁散射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磊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7,28(6):1296-1301
 对一种进口与机身保形设计的蛇形进气道在Ku波段选择入射频率15 GHz情况下进行了电磁散射特性的实验和仿真研究,取得了蛇形进气道雷达散射截面(RCS)随方位角、迎角和终端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该蛇形进气道在水平极化终端为风扇时±60° RCS均值为-24.33 dB·m2,垂直极化为-19.15 dB·m2,是一种低RCS进气道;(2)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所得的RCS随方位角变化曲线与实验曲线趋势基本一致,±60°均值误差在4 dB以内;(3)从进气道对称面电场(Ex)分布图可以看出入射波射入进气道并在内壁面产生多次反射,从而验证了蛇形进气道的设计思想并为在内通道关键反射点涂敷吸波材料实现蛇形进气道的高隐身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03.
浮升力对双旋转轴间流动换热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Boussinesq假设,采用混合长度模型,对具有轴向通流的双旋转轴间的流动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轴间气体充分发展段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和加热边的对流换热系数,其结果在实验模型参数范围内与PfitzerH的实验研究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数值模拟研究了同向等速旋转双轴间不可压流的离心浮升力对流动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心浮升力对流动换热的影响取决于浮升力与惯性力之比GrB/Rex^2。当GrB/Rex^2≥24时,浮升力的影响十分显著,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04.
前端襟翼对带涡襟翼的细长翼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带涡襟翼的细长翼的升阻特性,在其上附加了前端襟翼和后缘襟翼。通过前端涡(前端襟翼上产生)和前缘涡(涡襟翼上产生)相互作用对气动特性影响的研究,得到能够改善升阻特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涡的相互作用对涡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因而影响细长翼气动特性。附加前端襟翼和后缘襟翼是必要的。由此得到既能增升又能减阻的前端襟翼偏转角。  相似文献   
105.
STUDIESONAIRCRAFTTOTALENERGYFLIGHTCONTROLSYSTEM:NONLINEARSYSTEMINTEGRATIONANDSIMULATIONWuShufan;ShenYongzhang;GuoSuofeng(Dept...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发动机热端部件承受的典型载荷谱,发展了一种通用的寿命预测方程和损伤分析方法。这个方法是在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断裂特征图及其最大应力修正的寿命方程基础上建立的。根据DD3单晶合金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断裂特征图及其最大应力修正的寿命方程,验证了本方法是切实可行的。预测精度是符合要求的。  相似文献   
107.
飞机支柱式起落架落震仿真及缓冲器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支柱式起落架缓冲器的各个参数,包括缓冲支柱的初压力、初容积、油孔面积、活塞面积、缓冲支柱行程等。介绍起落架落震时缓冲器轴向载荷的计算公式。结合具体飞机型号利用初始参数通过AD-AM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以起落架缓冲器的油孔面积作为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给出最优值。  相似文献   
108.
在分析了空间多层打孔隔热材料中导热和辐射的复合传热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多层打孔隔热材料反射屏温度计算的模型以及内部辐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几何、物理参数下的对象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明确作为几何参数的层密度和层数以及作为表面特性参数的黑度和打孔率对材料热性能的影响.该热性能的研究对提高空间多层打孔隔热材料的隔热效果,实现材料的优化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SCR技术制备A2017半固态材料及其触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辊搅拌技术 (SCRShearing/CoolingRollProcess)技术制备的A2 0 17半固态材料比常规铸造坯组织优良 ;SCR技术制备的A2 0 17半固态材料在 5 30~ 5 70℃范围内 ,可以进行触变成形 ;半固态成形平均屈服强度比热加工时的屈服强度低 10MPa ;A2 0 17半固态材料触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稳定触变阶段A2 0 17半固态材料的触变性能稳定 ,半固态加工时容许的最大加工变形范围为 6 4 %~ 72 %。  相似文献   
110.
发动机孔探图像三维测量与立体重建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新兴的可视探测技术,孔探成像分析在现代发动机故障诊断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制和开发基于孔探图像的三维测量与立体重建系统对提高故障诊断水平和预测准确度,降低工作中的人力物力投入,节约维护成本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整体系统的构架为线索,阐述了系统的图像采集,摄像机标定,图像预处理,立体匹配,3D计算以及深度重建等功能模块的研制思路和基本算法,并给出部分研制结果。本系统的开发为基于也探图像的发动机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