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航空   713篇
航天技术   187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4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通过弹道优化设计提升火箭发射圆轨道卫星的运载能力,同时提高火箭对不同发射任务的适应性,需要火箭末级具备长时间在轨滑行能力。对氢氧末级火箭而言,延长在轨滑行时间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液氢贮箱压力、推进剂温度的预示和控制。结合微重力下贮箱内低温推进剂力热耦合运动特征,给出了低温火箭在轨滑行过程中贮箱压力控制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分析获得了整个滑行阶段液氢蒸发量、补压气瓶需求量等关键设计参数,为工程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无线定位系统中通常需要对基站进行精确的时间同步,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无线信号完成基站间时间同步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定位观测量模型,分析了系统定位原理,基于定位原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站间无线时间同步方案和固定偏差校正方法。而后给出了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算法及其改进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以上原理的定位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案。在实际场景下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可以实现基站间的无线时间同步,并给出正确的用户终端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993.
健康监控技术作为改进和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核心关键技术,近年来其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本文简要回顾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围绕基于传统人工智能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对智能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地介绍;进一步阐述了健康监控系统在方案设计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智能健康监控系统的发展情况;最后对今后健康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陀螺马达轴承预紧力对陀螺性能和寿命产生影响的机理;从理论出发推导了确定最佳预紧力的计算公式;针对目前马达预载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北斗MEO卫星辐射剂量探测数据缺失值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北斗MEO卫星辐射剂量探测数据出现连续性缺失的问题,开展缺失值处理方法研究.提出一种叠加正弦波的线性样条回归方法,即引入样条函数,对各数据连续缺失的时间段进行分段处理,每段样条采用叠加正弦波的线性方程填充缺失值.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处理缺失值,每段样条中填充曲线与探测曲线在增长趋势、周期性波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比前向插值法和线性插值法,其填充值与真实值误差更小,关联性更高.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数据连续缺失的问题,形成了完整性好、准确性高的北斗MEO卫星辐射剂量数据集,为后续数据的发布、建模和可视化展示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高硅氧/有机硅透波材料介电性能实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麦丽  崔红  闫联生  王涛 《固体火箭技术》2006,29(5):364-366,371
对所研制的低残炭率甲基硅树脂基透波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用甲基硅树脂作为基体的透波复合材料介电性能优良,在800℃和1 200℃高温处理后,采用电磁波频率9.30 GHz测试介电常数小于3.5,材料透波率高达90%以上;在700~1 200℃范围内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温度每升高100℃,介电常数变化小于1%;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添加剂含量对透波材料的介电性能影响不大;采用浸渍有机硅树脂和表面涂覆有机涂层的防潮处理方法,可有效抑制材料介电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7.
航天器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测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微放电效应是由真空条件下的微波部件在电磁场驱动电子运动碰撞部件产生二次电子倍增引起,发生时将引起噪声电平抬高、部件表面损坏、微波传输系统驻波比增大、甚至导致微波部件永久性失效,成为星载大功率微波部件研制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大功率微波部件在随卫星发射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微放电试验验证.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微放电检测方法,包括近...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深空自主导航的小天体"形心和光心"提取问题,提出了小天体不规则度的概念,并给出了定义.小天体不规则度可以度量小天体形状和亮度的不规则程度,并作为不规则小天体质心提取方法的选取准则.首先提出了基于小天体不规则度的图像处理方法选取准则,进而针对形状不规则程度较大的小天体,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外接图形的不规则小天体形心提取方...  相似文献   
999.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是微波部件及系统中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干扰,对卫星及地面通信均有着普遍影响。不良金属电接触所导致的接触非线性是PIM的主要根源。将间隙波导技术原理与PIM问题相结合,提出通过非接触电磁屏蔽消除微波部件中的金属接触,实现了稳定高效的PIM抑制效果。首先以槽间隙波导为例,开展了非接触式波导传输线的PIM实验研究,进一步采用串联短路枝节结构,设计研制了一种Ku频段非接触式波导低通滤波器。实测结果显示,非接触式滤波器在具有优秀电磁传输性能的同时,其PIM电平基本保持在测试系统残余PIM电平附近,且不受表面处理及连接力矩影响,获得了稳定的低PIM特性。该工作可为低PIM微波毫米波部件及系统设计实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微晶玻璃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温度下的化学稳定性而被用作激光陀螺反射镜基底材料,但两相多晶结构又使其清洗后易受腐蚀,损伤超光滑表面。通过对微晶玻璃化学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适宜清洗微晶玻璃超光滑表面的无腐蚀性清洗剂。通过对清洗剂体积浓度、清洗温度、清洗时间的研究,确定了清洗剂的清洗参数。根据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清洗,微晶玻璃超光滑表面粗糙度由清洗前的0.117nm降低到清洗后的0.061nm,接触角由清洗前的22.5°降低到清洗后的5.1°,镀膜后积分散射均值为8.0×10-6,最终获得微晶玻璃反射镜高洁净低损伤超光滑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