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452篇
航天技术   134篇
综合类   58篇
航天   1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切削力信号含有丰富的刀具磨损信息。它反映刀具磨损最直接,与刀具磨损的相关性好,信号处理的实时性强,因此可利用它作为特征量来实时在线监测刀具磨损。但是,现有的各类测力仪由于存在实用性较差的缺点,从而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这主要表现在(1)现有的测力仪一般都需作专门的结构设计,相对于有限的装夹空间来说存在安装问题。(2)为了保证测量的灵敏度而导致加工系统刚度下降。(3)普通的测力仪尾部都有导线,用以引出信号,因而实用性不好。本文以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为目标,应用光纤传感原理,设计并试验了光纤传感器、光纤式切割测力仪,并对其原理、性能、应用等方面作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硅基材料烧蚀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孙冰  林小树  刘小勇  蔡国飙 《宇航学报》2003,24(3):282-286,308
对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所使用的硅基热防护材料,用以往的单纯因二氧化硅液态层被气动吹除减薄的模型进行烧蚀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际偏差很大。我们根据硅基热防护材料的实际特性,在原有的液态层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夹杂碳化层对熔融态硅基的补强作用,提出了既有液态层吹除也有化学反应烧蚀的新模型,即考虑了热解、熔融和碳化、气动吹除结合化学反应烧蚀的多因素过程。并根据硅基热防护材料的烧蚀特点,根据发动机模型的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出了液态层粘附力的经验公式。从物理概念上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从多种工况计算结果可看出,新模型和经验公式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3.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指标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中所占权重较大;在二级指标中,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和单位性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4.
一林 《太空探索》2011,(8):42-45
我国已宣布将于今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在轨道上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这将是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载人航天史上的一件大事,势必引起国人和世人的密切关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吸引人们关注的重要原因不仅是  相似文献   
105.
硝胺/高氯酸铵/丁羟推进剂高压燃烧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国林 《推进技术》2003,24(6):571-572,576
研究了低铝含量(5%)的NA(硝胺)/AP/HTPB推进剂高压(15MPa~22MPa)燃烧特性。结果表明:二茂铁衍生物(RMT)能大幅提高推进剂燃速和降低高压燃速压强指数。随着RDX含量(15%~35%)增加,推进剂燃速基本不变;而HMX(15%~30%)含量增加,燃速呈降低趋势。提高配方中RMT含量、细AP的含量或采用RMT,铬酸盐组合催化剂的方法都可将NA/AP/HTPB推进剂高压压强指数降低到0.45以下。  相似文献   
106.
 本计算机辅助切削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由AA6140普通车床,AppleⅡ微计算机,刀具磨损测量子系统,切削力测量子系统,切削温度测量子系统,车床主轴转速监控子系统以及其它一些传感器、仪表组成。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可同时进行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耐用度试验,还可以进行快速刀具耐用度试验。由于实现了计算机化,集成化的数据采集,处理、存贮和输出,试验效率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消除了人为误差因素,试验数据也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7.
应用细胞自动控制算法对硅湿法刻蚀进行物理仿真,按硅原子晶体结构构建细胞单元,以原子共价键连接状态和相邻细胞的状态来判断刻蚀中某个细胞是否去除或者保留,最后获得与理论分析相符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8.
为掌握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增升装置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设计出满足较高气动力与水动力性能要求的高效增升装置,围绕两栖飞机增升装置的特殊设计方法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两栖飞机与常规陆基飞机增升装置的技术特征与设计差异,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典型两栖飞机增升装置的类型及设计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两栖飞机的快速性、喷溅性和抗浪性指标,对增升装置在使用和设计环节中相关影响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依据两栖飞机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要求,探讨了气动力与水动力耦合设计对两栖飞机增升装置的重要性,分析了水面喷溅、近水面效应、机构偏转限制等对增升装置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规律,剖析了增升装置设计与抗浪指标的内在联系,对增升装置下偏量的选取方法给出建议。结合大量水动力、气动力试验和数值模拟数据,总结提炼出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两栖飞机增升装置特殊设计原则。依据本文总结的设计方法完成的增升装置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我国正在研制的某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通过风洞及水动力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飞机越过阻力峰后未发生主喷溅冲击增升装置的现象,耐波性预报表明该飞机的抗浪能力满足预定的技术要求,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增升装置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两栖飞机增升装置的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涡流发生器周向相对位置和高度对高负荷风扇性能的影响,根据风扇的流动特点,设计了在第二级静子叶根入口前加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多种不同周向位置和高度的涡流发生器方案,通过计算对采取各种方案下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涡流发生器对风扇第二级静子角区气流分离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涡流发生器的周向位置对第二级静子角区气流分离和损失的影响较大,采取方案C时可以更好地抑制角区气流分离,减少局部损失;涡流发生器高度过高会使静子压力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速区,同时也会引起静子通道内局部损失增加,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当涡流发生器高度降低1%叶高时,其对吸力面角区分离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0.
<正> 1988年4月21~22日,著名的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组织召开了国际空间站结构、结构动力学和材料(SDM)的学术讨论会。我院一名从事空间站概念研究的专家应邀赴美参加了讨论会。位于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的威廉斯堡是一个仅有20年历史的小城,在美国被视为历史古都,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乐土和开会胜地。国际空间站结构、结构动力学与材料讨论会就在这里召开。4月20日,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在同一地点,同一会场上,由AIAA和美国机械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