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41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1.
行仁 《中国航天》2003,(11):27-30
美国航宇局用于天文观测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天文卫星———“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SIRTF)在推迟几年之后,终于在8月25日由一枚德尔它2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卫星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这次发射也是德尔它火箭计划的第300次发射。耗资12亿美元的SIRTF卫星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进行红外天文观测,将使美国航宇局同时具备光学(哈勃太空望远镜)、X射线(钱德拉X射线观测台)和红外(SIRTF)空间天文观测能力。科学家们希望SIRTF能拍摄到在视觉和科学上都同哈勃拍摄的一样壮观的图像。  相似文献   
12.
杭添仁 《航天》2009,(10):40-53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许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中国的航天技术也随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飞速发展起来,广泛用于国计民生,带来巨大效益,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滑行转弯导弹拦截高机动目标的制导控制系统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驱系统和反步法相结合的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案。首先,考虑目标的机动特性,建立了二阶严格反馈的制导控制一体化非线性模型,消除了中间过程量,简化了建模和计算过程。其次,设计降阶状态观测器,对包含目标未知机动、系统未建模部分、气动参数等扰动进行估计,并在控制器中进行前馈补偿。随后,基于高阶全驱系统方法,结合反步控制方法,设计具有拦截角度约束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案,使用极点配置方法,得到闭环系统控制系数矩阵,满足期望的系统性能。引入Lyapunov函数,证明闭环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不同场景和对比仿真试验,证明了所设计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案的有效性、优越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中心战”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中心战是美国21世纪的重大军事革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是以网络中心战为思想,建成多层次、一体化、覆盖全球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分析了网络中心战的内涵和信息流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的网络中心战导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5.
DEMETER卫星探测到的强震前O^+浓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采用level-2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重访轨道对比方法,对2006年5月3日发生在汤加群岛的7.9级地震进行分析.从震前6天、震前2天、震前1天和震后2天的level-2图像可看到,电场和等离子体参量在震中上空偏北的位置出现扰动信号,震前的扰动信号幅度随地震时间临近有所增强,扰动持续时间也相应增加;震后2天扰动信号依然存在,其幅度并未减弱.通过对比震前1天的轨道在2006年至2008年内的重访轨道,发现O^+浓度存在三类较规律的变化特征,即在夏季时,北半球的值高于南半球;冬季时则相反;二分季节时,南北半球含量相当.本文给出了地震和磁暴对O^+浓度的不同影响,地震影响最靠近震中位置轨道上的O^+浓度,而磁暴影响全球轨道上O^+浓度分布.同时获取了DEMETER卫星上朗缪尔探针在上述重访轨道同步探测的电子浓度数据,发现电子浓度与O^+浓度存在同步增加.等离子体浓度增加的现象可能与地震产生异常电场进而影响电离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东部时间5月16日8时56分(北京时间20时56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进行最后一次飞行。这是"奋进"号航天飞机第25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第134飞行。主要任务"奋进"号的此次飞行代号为STS-134,其主要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送去阿尔法磁谱仪-2高能粒子探测器,以及快  相似文献   
17.
司马杭仁 《航天》2009,(7):46-48
“卡西尼”曾被定为是美国发射的最后1个大探测器.此后美国只研制和发射小型空间探测器.但最近美国又计划研制“木星冰卫环行”核动力探测器.它将是美国航宇局有史以来所建造最大的空间探测器.估计造价在约30亿-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最先进的人造火星卫星 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勘测轨道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3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开始于2002年的这次飞行任务耗资7.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开往火星的欧洲快车 2003年的6月是一个令全球航天界、天文界乃至整个科技界及其爱好者兴奋不已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里,欧洲和美国分别发射了各自的火星探测器。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由于2003年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相对距离最近(约5000多万千米,该距离每5万年才遇到一次),这意味着在6月份发射探测器到达火星的时间最短。所以,欧洲和美国在同一个月里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其中欧洲火星探测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相似文献   
20.
率先在火星着陆的『海盗』 "海盗"是美国早期发射的火星探测器,是"水手"探测器的改进型,是世界第1个在火星着陆的探测器.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美国分别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