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80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11.
为获得航空煤油在超声速气流中喷射雾化后粒径二维分布信息,设计了基于PLIF/Mie双光谱成像法的测量系统。在PLIF/Mie煤油超雾化粒径测量方法基础上,实现了SMD计算公式系数的标定和煤油超声速射流破碎和雾化的SMD二维在线测量,取得射流雾化场SMD径向分布、穿透深度、展向输运宽度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射流分两个阶段,前期突变阶段和稳定阶段,在初始射流压强为1.0MPa,来流初始压强为0.5MPa,喷孔直径1mm,喷射角度为90°的工况下,稳定阶段煤油喷雾SMD稳定在10μm左右,射流径向SMD由内向外由小变大,整体展向宽度范围比穿透深度稍大,在各截面位置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12.
于晓东  刘超  左旭  张艳芹 《推进技术》2018,39(5):1085-1091
为了研究极端工况条件下静压推力轴承承载性能损失及动压补偿,提出一种新型油垫可倾式静压推力轴承结构,利用动压补偿静压承载力的不足,实现高速重载工况条件下静压推力轴承高精度稳定运行。依据润滑理论和摩擦学原理,采用动静压混合润滑方法,分析缝隙节流双矩形腔静压推力轴承由于剪切和挤压耦合作用承载性能损失值及影响权重。通过优化可倾式油垫底部结构参数及连接方式,控制油垫变形并产生相当量动压,以适应旋转工作台的变形,补偿静压承载力不足,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可倾式油垫底部支承长度为油垫长度,宽度为35mm,高度为1.5mm,与底座采用双销0.25mm间隙连接时动压效应较为明显,并且动压增量能够很好地补偿静压损失量,实验值与模拟值误差为5.2%,达到了增加极端工况静压推力轴承运行精度和稳定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3.
详细规划了首次火星探测有效载荷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光学系统设计方案。阐述了火星探测高分相机的科学意义以及国外火星高分相机的发展趋势。据此对光学系统的选型进行了分析,从应用优势角度选择了COOK式离轴三反系统完成光学系统设计,光学系统焦距为4 600 mm,相机对孔径1:12,实现分辨率优于0.6 m@300 km,视场角优于2°的光学系统。从工程可实现性角度,完成了相机离轴非球面反射镜检测补偿器的设计。该光学系统可保证火星高分相机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4.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实施。综合介绍了国际火星探测的历史和现状,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总体技术方案、关键技术难点、预期创新成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普查和局部的精细探测,推进火星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表明物质组成、大气电离层和气候环境、物理场与内部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实现火星探测任务目标,针对火星探测面临的各种特殊环境,需突破长期自主管理与控制等8类关键技术,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将为我国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基础工程体系,掌握深空探测基础共性技术,形成开展深空探测的基础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115.
基于用户体验的人机界面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互设计的本质在于"以用户为本",同时也包括针对多种交互技术与形式的研究,新型的交互式技术也涉及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范型,实践生产中交互设计在人机界面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以及人机工程学设计等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关注用户使用体验,旨在用先进的创意和技术为新兴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平台的拓展,为人机界面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挑战,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运用于人机界面设计领域,指出未来的人机界面设计将致力于满足用户深层次体验需求:从目前的"人—机交互"进化为"人—(机)—人交互"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6.
倪晓玲  邓晓东 《西南航空》2010,147(5):24-24
3月23日,国航重庆分公司办公大楼北侧.彩旗飘扬.乐曲雄壮。国航重庆分公司在这里举行飞行员生产用房项目工程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该项目的正式开工建设。国航党委副书记刘培志、中航集团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辛伟、国航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陈洪、党委书记肖鹏等领导以及重庆市渝北区政府有关领导出席开工典礼,并现场培土奠基。  相似文献   
117.
利用工厂现有的热成形弯曲模具在数控热成形设备上进行了5种温度3种料厚MGH956合金板材的热成形试验,通过实测零件在不同参数下热成形后的回弹角,应用一般回弹公式反算的方法得到MGH956合金板材在不同成形参数下的综合回弹系数,从而掌握了该合金的热成形性能。最终通过试验及数据处理,获得了理想的热成形参数,并掌握了该合金的热成形回弹规律。  相似文献   
118.
亚轨道飞行器的着陆轨迹分四段给出。根据航迹倾角的变化律及动压变化得出迎角的变化律,并以此作为制导律。控制系统的纵向系统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的自动驾驶仪,通过操纵升降舵控制迎角变化实现。侧向控制系统通过操纵方向舵和副翼来确保系统稳定。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亚轨道飞行器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亚轨道飞行器进场着陆段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9.
利用大功率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制备了Ti和Ti-48at%Al交替蒸发沉积形成的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型多层材料薄箔.研究了靶基距、微观结构参数及试样在制备材料的选取位置对其性能的影响,考察了Ti/Ti-Al微叠层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材料的室温脆性得到了明显改善,高温下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反常强化作用,使材料在500~800 ℃之间的性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0.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H-V返回轨道跟踪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闫晓东  唐硕 《宇航学报》2008,29(5):1546-1550
高度-速度(H-V)剖面是亚轨道飞行器(SLV)返回轨道的可选方案之一。应用反馈线 性化方法设计了一种H-V标准轨道的跟踪方法。跟踪方法以倾斜角作为主要控制变量,以高 度作为输出,通过状态反馈将输入输出非线性特性变为简单的线性双积分器关系,再通过极 点配置,将跟踪误差动态特性设计为二阶阻尼振荡环节,使其可以指数收敛于0。系统内动 态特性显示,跟踪方法可以实现标准轨道的稳定跟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