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119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本文着重分析了考研现状、考研的主要动因,剖析了考研对本科教学的影响,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2.
光学遥感器正朝着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大视场等方向发展。在传统空间遥感系统的研制过程中,分辨率与大视场互为矛盾,但在某些场合下,不仅需要图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而且需要具有较大的视场。解决这一矛盾对空间光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多尺度单心光学系统,从其设计原理出发,给出了一个多尺度单心光学系统的设计实例。经验证该系统能够实现大视场,像面照度均匀、畸变小,全视场具有一致分辨率,无需扫描即可获取大视场图像。文章介绍的这种成像系统结构对未来超大视场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3.
运用Ubbelohde式粘度计测定PBO/MSA和PBOT/MSA溶液的粘度,采用稀释外推法对溶液浓度和粘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溶液浓度极低时,出现溶液粘度随浓度降低而增大的反常行为。通过实验研究,排除了粘度计和临界接触浓度的影响导致PBZs聚合物的极稀浓度区异常行为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加入不同浓度外加盐的方法,证明了可用半刚性聚电解质模型合理解释PBZs聚合物溶液极稀浓度区的异常行为。为了避免极稀溶液区出现反常现象,保证PBZs聚合物特性粘数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保证溶液的ηr=1.2~2.0。  相似文献   
104.
探讨了利用高空域、长寿命(HAVE)同温层平台提高局域差分定位系统(LADGPS)覆盖范围的可行性。设计了一种空基增强系统结构方案,并对系统预期要达到的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106.
对多尺度有限元模拟开展管路接头密封特性研究。基于管接头各部件粗糙表面的实测数据,建立具有粗糙表面的管路接头密封区域多尺度模型,通过接头拧紧过程的模拟计算获得了接头密封状态和密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寸模型可以真实反映出管路接头拧紧过程中的密封状态和特性变化规律,从而提高管路接头装配方法计算精度;另外,在接头拧紧过程中,管路与卡套结合处高应力区是通过两个高应力区域向四周扩散的,管路接头密封性能变化呈现线性变化,并且管路接头最佳装配状态需要达到特定装配位置,合理可靠的装配对管路接头使用尤为重要;同时,流体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对管路接头的密封特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针对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建议的SLE(空间链路扩展)服务并不完全适应现有测控设备运行管理体系和数据交互体系的问题,在介绍SLE服务体系和我国航天测控设备运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测控设备接口关系、SLE业务对现有测控设备的要求以及SLE服务在测控通信领域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应用SLE服务的测控设备接口方案和相关设备设计要求,并建议逐步在深空站等具备条件的地面站配置和使用自主开发的SLE服务。  相似文献   
108.
根据某型二元冲压发动机高空台连管试验要求,设计了一种圆转矩形空气流量管,并运用数值方法优化了流量管设计型面,确定了流量管流量测量位置,保证了圆转矩形流量管的流场品质和流量管流量测量的准确性。整个设计过程都是在CAD商用软件中进行并与数值仿真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此类流量管的参数化设计,其设计方法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介绍了家具城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在分析XML优点和数据签名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数据签名在XML平台的实现,这一实现使得电子商务平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0.
一种双流路变几何涡轮基组合循环进气道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宽速域的工作需求,提出了一种外并联双流路的变几何进气道方案.通过转动涡轮和亚燃通道的唇罩前缘,可对进气道的捕获高度进行调节,并可实现模态切换;通过亚燃通道下壁面的多连杆机构,可对进气道的内收缩比进行调节,以实现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的高效工作.通过对该进气道进行CFD数值模拟,获得了其流动和工作特性,并与定几何进气道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变几何进气道具较宽的工作马赫数范围,且具有良好气动性能.与定几何方案相比,该变几何进气道在来流马赫数Ma为2.5,3.0,4.0时的总压恢复系数分别高出了12.5%,30.2%,1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