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166篇
航天技术   74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介绍了我国首次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在微重力环境中生长砷化镓单晶实验的基本原理,单晶炉结构和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402.
讨论了序列图像编码的运动估值算法。在剖析传统块匹配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其非全局最佳的缺陷,将遗传优化算法的思想应用于分层块匹配算法,提出一种遗传优化块匹配算法。算法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表明,此算法可较好地解决现有快速搜索算法中存在的非全局最小点问题,提高数据压缩效率,与穷尽搜索算法相比运算复杂程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403.
面向航天应用的液态金属相变传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液态金属相变材料的适用范围,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手段,比较分析了以镓为代表的低熔点金属与以正十八烷为代表的石蜡类相变材料之间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镓更适用于应对瞬时高热流冲击,即高热流、短时间工作的电子设备散热;而正十八烷适用于低热流、较长时间工作的电子设备控温。此外,单位体积相变材料,镓模块的热控时间长于正十八烷模块;单位质量相变材料,镓模块在短时间内占优,长时间内正十八烷模块占优。针对潜在应用场景进行分析,表明了液态金属相变材料可用于航天天线TR组件和激光器芯片控温。  相似文献   
404.
弹性飞机动态飞行特性数值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弹性飞机为研究对象,将离散型阵风响应计算、弹性变形计算和飞机飞行动力学计算结合起来,开展了离散阵风作用下的弹性飞机飞行状态和飞行轨迹数值预测方法研究,并应用VC++和OpenGL语言开发了一套弹性飞机动态飞行特性的数值模拟系统,实现了弹性飞机阵风响应的数值仿真和可视化计算。数值仿真算例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所建立的仿真系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05.
张飞  王云  谭锟 《航空工程进展》2019,10(6):810-816
复合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是一种兼具多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无人机性能的复合式无人机,其创新之处在于阐明了旋翼安装位置对无人机整体性能的影响。针对该类无人机旋翼与机翼之间的相互气动作用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采用实验和流体仿真两种方法对其气动特性进行分析,初步确定了旋翼的安装方式,并结合无人机的平飞状态进一步确定了旋翼的安装距离。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人机的旋翼安装在机翼下方比安装在机翼上方效率要高,且旋翼与机翼之间的安装距离对旋翼的升力和无人机的平飞续航性能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06.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兼具固定翼飞机速度快、航程远和多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可悬停作业的优点,研究其翼尖垂尾对整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采用翼尖下垂尾的设计可以在充当垂尾使用的同时兼具翼尖小翼和起落架的作用。对比下垂尾、上垂尾、翼梢端板和常规布局四种翼尖设计,采用LBM-LES算法、壁面自适应局部涡粘大涡模拟湍流模型对四种设计的气动特性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翼尖下垂尾在平飞状态时比其他三种设计气动效率更高,在垂直起降或悬停状态时,抗侧风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407.
408.
高通量/甚高通量通信卫星对多波束天线馈源阵列小型化、集成化、轻量化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随着近年来精密制造加工、3D增材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波束天线馈电产品的制造加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为了适应先进制造工艺技术,馈电设计同样需要研究新的结构形式.对多波束天线馈电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梳理,针对新型制造加工技术的需求,提出了器件级乃至部件级可行的设计解决方案,为后续新型技术进入航天馈电产品制造领域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09.
多支路并联流体回路热控技术在载人航天器上获得了广泛应用。外热流、重力场和管路阻力特性等因素会影响流阻,进而影响流量分配和散热能力,这可能会造成工质冻结并引起回路失效,威胁航天器安全,因此亟需针对影响流量分配因素开展分析。基于梦天实验舱6条并联流体回路建立简化模型,分别研究外热流、重力场和管路阻力特性对流量分配的影响,发现辐射散热带来的工质物性变化会导致各支路流量分配不均,外热流变化带来的回路散热量增加,以及重力场存在会加剧流量分配不均匀性。另外,回路在设计和运行时都要避免工质温度进入黏度剧烈变化区域,否则各支路流量容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而发生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4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