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58篇
航空   448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9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了电子器件二次筛选中一种新的检漏方法,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对新方法的替代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时间、接触方式等因素对7A04-T6包铝及去包铝合金与橡胶抗老化涂层接触腐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铝合金与橡胶抗老化涂层接触的紧密程度都是铝合金腐蚀的显著影响因子;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与橡胶抗老化涂层紧密接触会加剧铝合金腐蚀。  相似文献   
23.
针对用遗传算法解决多传感器-多目标定位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拉格朗日松驰技术改进遗传算法的方法,并给出几种典型情况下算法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比改进前提高了5—6倍。  相似文献   
24.
起落架缓冲性能仿真与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DAMS调用LE500飞机主起落架CATIA-V5模型,建立了缓冲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对LE500主起缓冲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与系统参数优化,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参数优化设计有效地降低了起落架过载。  相似文献   
25.
航天飞机自动着陆轨迹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沿约束轨迹的推演计算方法及优化原理对航天飞机自动着陆飞行轨迹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根据过载、垂直下降率、连续性和平稳性要求确定飞行轨迹的基本形状,然后采用两点边值优化方法对轨迹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理想的接地动压。与传统的和制导系统联系在一起的轨迹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可重复使用、鲁棒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6.
陶钢 《空气动力学学报》2005,23(3):370-373,364
研究了在锥型喷管和理想喷管过膨胀射流中激波后的参数控制问题.通过采用УсковВ.Н所给出的微分动力学相容性条件,得到了激波后气动参数沿激波分布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这一方法可用于指导某些气动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27.
审美教育是以审美活动为中介,积极塑造人格的特定教育活动,方法上不同于德育与智育。注重审美教育中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强调审美情感和理智感、道德感相统一的教育方法,不仅符合审美教育的规律,而且是孔子教育哲学中审美教育实践的一大特色。探析这一特色无疑会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乃至教育目的、过程和实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
现代战斗机机载火力控制系统,是其完成作战任务的基础和保障.随着飞机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先进武器装备的不断涌现,飞机的机载火控系统也有了不断地更新和全面的发展.为了对这一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飞机机载火力系统的发展过程和阶段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且指出了飞机机载火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9.
飞机平尾偏角引动量的自动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飞机纵向操纵系统工作原理和纵向平飞操纵原理,推导了平衡速度与平尾偏角的关系式,分析了操纵杆力、平衡速度、平尾偏角的相互关系及平衡速度的调整原理。结合平尾偏角检测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机械臂自动检测飞机平尾偏角的方法,成功研制了平尾偏角自动检测仪,并用于平衡速度的调整。反复检测表明:该检测仪可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检测方法,提高了飞机维修保障能力,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0.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冲击体质量和冲击高度对里氏硬度测量值的影响,同时给出了一个两因素水平的可允许变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