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88篇
航空   569篇
航天技术   137篇
综合类   51篇
航天   2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需求日益提升,对于中大型工业部件的加工精度检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某发动机进行测量检测时,被测物结构较为复杂,测量尺寸较大。由于工作环境特殊,需要尽量避免在非被测物上布设合作标志,而且由于无多余物需求,在待测物表面需要尽量少的布设测量合作标志。因此需要对此需求进行实际研究,对合作标志进行回光性测试,设计了多种复杂分放性测量点布设方式,经试验确定了通过增加测量辅助面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测量精度,而且减少一半被测物上测量点布设而不影响测量精度,最后也对测量辅助面与类柱状被测物的布设角度进行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992.
Mg-Gd-Y-Zr alloy casting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aerospace field owing to their high strength and excellent creep resistance. The castability of these alloys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us, the hot tearing susceptibilities (HTSs) of Mg-10Gd-1Y-1Zn-0.5Zr (VW91) alloy and Mg-10Gd-2Y-1Zn-0.5Zr (VW92) alloy are investigated with a constrained rod casting (CRC) mold.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fracture surface are characteriz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unveil that the HTS of VW92 alloy is lower than that of VW91 alloy. The microstructures indicate that obvious tears can be observed in VW91 alloy, while the tears in VW92 alloy are tiny. The tear feeding and healing by eutectic are also observed in VW91 and VW92 alloys. Therefore, the lower hot tearing susceptibility of VW92 alloy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high amount of eutectic which feeds and heals tears. Besides, the effects of th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TE) and the fluidity of VW91 and VW92 alloys on their HTS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3.
三维成像激光雷达技术为空间地理信息获取、目标立体探测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以多波束并行收发、单光子阵列探测为特征的新一代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可提升雷达探测灵敏度、激光成像帧频与成像效率,从而实现远距离快速激光三维成像。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的激光发散角与接收视场需角秒量级的匹配精度。随着系统波束数量的增加,几十甚至上百波束的高精度收发波束匹配是系统设计装调的难点。聚焦多波束单光子阵列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的收发匹配难题,设计了基于衍射分束激光发射与光纤阵列接收的收发光学系统,提出了一种多波束激光雷达收发波束匹配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收发匹配误差源以及温度对其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可实现64波束优于10 μrad的匹配误差,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总的收发失配优于20.78 μrad,满足本系统设计时25.5 μrad的收发匹配裕量,系统对环境温度有较好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995.
美国国防部最早提出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健康维护与保障。数字孪生可以达到缩短周期与降低 成本的目的,作为航空发动机辅助研制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更好地认识与应用数字孪生技术, 需要对数字孪生进行比较全面和相对准确的定义。以互联网搜索引擎、EI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数据资源为采样 源,采集来自科技文献、科技报告、企业白皮书、标准等的64种典型的数字孪生定义。通过对文献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的研究,得 到数字孪生定义共性要素。通过对定义要素的词频统计分析,确定数字孪生定义的核心要素和补充要素,并构建了基于共性要素 的通用数字孪生定义模型;通过对数字孪生定义要素内容聚类分析,得到数字孪生定义要素的具体表达。提出了针对数字孪生的 核心要素的宏观定义和针对全部要素的微观定义。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满足陆海交界区域上方雷达目标检测、识别和分类等的需要,对陆海交界区域表面与上方运动目标复合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Monte Carlo方法结合皮尔森-莫斯科维茨(pierson-moskowitz,PM)海谱、Texel-Marsen-Arlose(TMA)海谱与指数功率谱分别生成深水海域海面、有限深海域海面和海岸地貌表面,参照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推荐的介质反射系数图表模拟海水与海岸的介电常数,运用矩量法计算了陆海交界区域表面与其上方运动圆形截面柱的复合散射系数,得出了复合散射系数的角分布曲线,分析了圆形截面柱分别在深水海域海面、有限深海域海面与海岸地貌表面横向平移、纵向平移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圆形截面柱分别移动至海岸地貌表面、有限深海域海面、深水海域海面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散射系数随散射角振荡的变化,圆形截面柱在海岸地貌表面与深水海域海面上方的纵向平移对复合散射系数影响较为显著,而圆形截面柱在有限深海域海面上方的移动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当圆形截面柱沿陆海交界区域表面移动时,复合散射系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变量预测模型模式识别方法中4种数学模型不足以反映特征值之间复杂关系的缺陷.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变量预测模型(VPMRBF)模式识别方法,把提取的特征值输入到VPMRBF分类器中,然后通过训练样本建立反映特征值之间复杂关系的径向基函数预测模型,最后把测试样本的特征值作为径向基函数预测模型的输入,以预测误差平方和为依据完成分类.该方法充分有效地利用并且结合径向基函数和变量预测模式识别方法的优点,实现了故障特征提取到故障识别的全程诊断.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与径向基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变量预测模式识别方法相比,VPMRBF的识别率分别提高了4.75%,1.75%和5.25%.   相似文献   
998.
传统功率器部件的工作状态往往需要大量的传感器资源,并占用较多的无线/有线复用通信资源。为了实现功率器件的智能状态检测,降低使用传感器的复杂性,增强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源状态检测的功率器部件旁路多点状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创新点体现于在不修改原有电路结构的情况下,旁路采集电源纹波作为功率器件工作状态的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信号处理算法分析电源纹波的频域信息并构建数据集,进一步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区分功率器件的各自工作状态。通过对大功率LED二极管PWM调制的纹波进行探测,对提出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性能优越、对环境不敏感,实现了更加智能、可靠、可拓展的功率器部件智能检测。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有效地解决航空发动机导管弯曲成形时的回弹问题,开展了0Cr18Ni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工艺试验,采用单一变量 法研究了管径、壁厚、相对弯曲半径、弯曲角对回弹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数值仿真和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弯曲速度、弯模间隙等工艺 参数,以及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硬化指数对弯曲回弹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弹角与弯曲角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当弯曲角在180° 以内时,回弹角为1.6°~6.0°;建立了回弹角预测线性方程,预测误差在[-0.425°,0.502°]内的概率为99.74%,并基于此方程开展了全 尺寸导管的回弹角预测和补偿工艺试验;在各工艺参数中弯曲速度和弯模间隙对回弹角的影响较大,可引起大于0.5°的偏差,而 因材料参数变化导致的回弹角变化不超过0.05°。  相似文献   
1000.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复杂、高成本的热压罐成型工艺难以满足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快速加工成型,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本文综述了适用于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技术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苯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提高RTM技术成型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耐温等级的同时保持低充模黏度和高韧性将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