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125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理想型面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固体火箭发动机塞式喷管没有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方法需考虑两相流因素和极限粒子流线的几何约束。在常滞后两相流假设下提出改进的Angelino理想型面法设计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证明了常滞后两相流中的普朗特-迈耶函数关系式,并给出了最终设计公式。用F luent软件计算了改进法设计的喷管型面性能。算例结果表明,与未考虑两相流效应的纯气相理想型面相比,该法设计的型面长度缩短近33%,推力增大约1%,证明了提出常滞后两相流假设的合理性及改进法设计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对交错级数审敛法中的莱布尼兹定理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103.
104.
本文研究了太阳黑子的致冷问题,认为太阳黑子磁场受其流场扰动,形成大量的磁流体波,这种波把太阳黑子的热能转变成波能,以阿尔文速度沿着磁场传播,把能量携带出黑子区域,致使太阳黑子冷却。  相似文献   
105.
超声振动载荷下合金的疲劳寿命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金刚 《航空学报》1994,15(11):1386-1389
 应用超声共振试验技术研究了三种工程常用合金(Udimet500,174PH和Ti-6Al-4V)在超声振动载荷(f=20kHz,R=-1)下的疲劳寿命性能,并与常规疲劳载荷(f=20-50Hz,R=-1)下材料的有关性能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超声疲劳寿命性能与其动态振动特性、机械响应以及载荷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6.
 根据变结构系统(VSS)理论对某飞行器伺服回路进行了变结构设计,给出了控制器设计的详尽步骤,设计方法几何意义直观,在IBM4341机上通过了数字仿真,给出了仿真框图;与原伺服回路的控制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表明,VSS比传统普通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1)快速、无超调、无稳态误差;(2)对系统参数交化具有鲁棒性;(3)对外界干扰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固体发动机塞式喷管中两相流场的特点和性能的情况,采用欧拉-拉格朗日两相方法对二维全长塞式喷管的两相流场进行了计算.将纯气相流场和两相流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颗粒相的存在使气流的比热比减小,使得低空环境中,塞锥表面的压强峰后移;高空环境中,塞锥表面的压强会升高.大直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受外界反压和塞锥气流变化的影响小,小直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受外界反压变化和塞锥气流变化的影响大;在两相流性能方面塞式喷管与钟型喷管类似,微粒直径较大的情况下,塞式喷管的效率较低;塞式喷管的效率随着颗粒含量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利用舰用燃气轮机推进系统的简化模型及部分状态反馈进行最优控制器的设计。文中提出一种线性二次型PI控制,和一般二次型控制不同之处在于,它既能消除静态偏差,又能使系统整体最优。  相似文献   
109.
Substorm timings and timescales: A new aspec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ng  Ching-I  Liou  Kan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4,113(1-2):41-75
The magnetospheric substorm is a fundamental element of magnetospheric disturbances. After more than 40 years of intensive studies, various aspects of substorm morphology have been qualitatively established. Observ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ISTP) mission during the last decade have provided more detailed and complete pictures of substorms than before and, consequently, have provided new insights into substorm mechanisms. From the global auroral imaging it is shown that substorm onsets are locally confined; however, the effects of substorms involve a very large space at different times. Observations relying on in situ techniques can be misleading and can introduce confusion if not properly interpreted. On the other han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such as global auroral imaging not only provide a robust means for studying substorm phenomenology but also yield relatively consistent results. This article reviews and summarizes a number of substorm studies conducted based primarily on global auroral images from NASA's Polar satellite, with a main focus on “quantitative” substorm morphology (i.e., onset timing, locations, energy input, and substorm timescales). These studies conclude that (1) auroral breakups are the most reliable substorm indicator, whereas other commonly used onset proxies may not always be associated with substorms and are subject to a propagation delay; (2) after breakup, the expanded auroral bulge can move either westward (60%) or eastward (40%); and (3) a typical substorm expansion phase lasts ~10 minutes an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s from the onset. A key conclusion from some recent studies seems to suggest that magnetotail reconnection, if it ever exists, is a consequence of substorm expansion onset. These findings provide constraints for substorm models and theories.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HTPB推进剂的率相关性力学性能,采用材料万能试验机、液压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分别开展了低(1.67×10~(-4)~1.67×10~(-1)s~(-1))、中(1~100 s~(-1))、高(700~2 500 s~(-1))应变率的单轴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HTPB推进剂的压缩力学性能是率相关性,随应变率的升高,给定应变下的应力逐渐增大。采用广义非线性ZWT本构模型描述HTPB推进剂宽泛应变率下的压缩力学行为,模型预测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模型中至少需要4个麦克斯韦元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