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何密  李永祯  王雪松  肖顺平  李志坚 《宇航学报》2011,32(12):2589-2595
极化校准是现代雷达精确获取目标极化散射特性的前提和基础。为解决某全极化雷达的校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auli基分解的极化校准算法,给出了算法的正交条件和相关推导,可选择任意满足正交条件的三个目标做为定标体。对校准算法的误差来源和误差对校准结果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给出了不同条件下该校准算法和其它校准算法的仿真结果,以及某全极化雷达校准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于Pauli基分解的极化校准算法能有效消除天线的变极化效应,可更准确地校准目标的极化散射矩阵,并可应用于大型地基极化雷达、极化合成孔径雷达以及极化相控阵雷达等的极化校准。  相似文献   
52.
基于分布式信源编码的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永健  万建伟  何密  辛勤 《宇航学报》2012,33(7):860-869
有效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已经成为航天高光谱遥感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对基于分布式信源编码(Distributed Source Coding,DSC)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DSC的理论基础、实现方式及其在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应用中的优势;然后总结了基于DSC的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多波段预测的高光谱图像分布式无损压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编码复杂度,其无损压缩性能优于现有的分布式无损压缩算法;最后指出了DSC在高光谱图像压缩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资源三号”卫星在轨几何定标及精度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源三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民用三线阵立体测图卫星,实现了中国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领域零的突破,对中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是中国卫星测绘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在轨几何定标是测绘卫星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利用武汉大学在河南嵩山地区建设的几何定标场等基础设施实现了"资源三号"卫星的在轨几何定标,并对定标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高精度几何定标场几何定标后,"资源三号"卫星可以获得很好的无地面控制精度以及少量控制下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完全可以满足1︰50 000测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4.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测试用例的设计是软件测试的关键。以大气数据计算机软件测试为例,详细介绍了软件黑盒测试的几种方法,用黑盒测试技术来设计切实可行的测试用例。实践证明,应用黑盒测试技术在大气数据计算机软件测试中设计测试用例,提高了测试效率,发现了软件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楚中毅  赖咪  燕少博 《航空学报》2018,39(1):421370-421370
欠驱动指爪机构具有抓取不同目标物的自适应性,可满足操作任务的多样化需求。其欠驱动特性使得被动弹性元件的参数对抓取性能的稳定性和自适应能力有很大影响。若弹簧刚度选择过小,欠驱动指爪的稳定性会降低;若弹簧刚度选择过大,指爪的自适应能力会下降。因此,本文基于抓取状态平面法,对欠驱动指爪的被动弹性元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在欠驱动指爪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弹簧刚度与驱动力的平衡方程。然后,通过对不同抓取模式拓扑转换的定量分析,获得欠驱动指爪与目标物之间不同的接触状态;同时为了保证稳定抓取,考虑了不同抓取模式下指爪弹性元件刚度与驱动力矩的参数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抓取状态平面法建立被动弹性元件刚度与机构稳定区域关系的解析表达,并基于稳定区域面积最大化的思想,进行弹簧刚度的最优设计。最后,基于不同的抓取状态模型对弹簧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后续欠驱动指爪机构设计和控制应用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6.
采用四点弯曲试验及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成型工艺下,工字型加筋结构试验件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机理。研究表明:共固化试验件比二次胶接试验件损伤门槛高,且损伤扩展缓慢,表现出较好的承载能力;共固化试验件损伤主要发生在筋条蒙皮连接界面,且填充区也发生破坏;二次胶接试验件损伤主要发生在胶膜内部。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渐进损伤有限元模型,考虑两种成型工艺的不同及工字型筋条铺层角的不对称,有效地模拟两种工艺下的破坏。  相似文献   
57.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test is a useful approach to predict the product lifetime at the normal use stress level, especially for highly reliable products. Two kinds of the lifetime prediction based on Gamma processes were studied. One was to predict the lifetime of the population from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data, and the other was to predict the lifetime of an individual by taking the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data as prior information. For an extensive application, the Gamma process with a time transformation and random effects was considered. A novel contribution is that a deducing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hape and scale parameters of Gamma processes and accelerated stresses was presented. When predicting the lifetime of an individual, Bayesian inference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n which the conjugate prior distribution and the non-conjugate prior distribution of random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The conjugate prior distribution only considers the random effect of the scale parameter while the non-conjugate prior distribution considers the random effects of both the scale and shape parameter. The application and useful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data of carbon-film resistors.  相似文献   
58.
在一湍流射流自模区的中心线上,沿流向的温度空间相关和差分量的统计关系由两种方法获得。一是用两根平行并在流向分离的冷丝直接测量;另一方法是通过计算关于时间的相关和分(根据来自下游位置的冷线信号),以及Taylor假设法获得关于空间的以应量。本文对有关的时,空量,如相关系数,均方根值,偏斜和平坦因子以及谱密度函数,作了对比和讨论。可以认为,Taylor假庙所测量的流动中是相当合理有和有用的。  相似文献   
59.
共混物对二次发泡聚丙烯的发泡效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型内二次发泡工艺确定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 SPP)共混改性发泡聚丙烯(PP)的配方,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共混聚合物组分的种类和含量对PP分子结构、泡孔结构的影响机制及断口形貌,共混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发泡效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共混过程中,部分PP和LDPE分子在热的作用下相互促进,产生了接枝交联;共混物比纯PP的泡孔结构优且发泡效果佳,其中LDPE的用量范围比HM SPP更宽,且含LDPE为30%时聚丙烯的发泡效果最好;HM SPP的发泡体的抗弯强度明显要高于LDPE;而LDPE对发泡体冲击强度的影响要显著大于HM SPP。  相似文献   
60.
从非定常Euler方程出发,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TVD格式,对圆柱形空腔内的气云爆炸波对壁面作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获得圆柱形空腔内气云爆炸场的复杂的波系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壁面任意指定点的压力时间曲线。本文还给出了同体积、不同形状的气云爆炸对壁面的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