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176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一类约束阻尼结构动力学建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构系统的劝控制是改善航天器动态特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利用约束阻尼结构进行了振动抑制的基本方法,讨论了约束阻尼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和有限元模型,作为应用实例,本文将约束阻尼结构应用于某大型航天结构,对比附经前后结构的试验莫大记结果,作为一种被动振动控制方法,对航天结构抑制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2.
为了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变电压输出,采用两级变换是较为理想的方案。针对两级电路级联后可能存在的系统工作不稳定现象,通过分析不同输出电压和功率情况下前级变换器输出阻抗和后级变换器输入阻抗特性,对调节器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保证了系统既有良好的特性,又具有较大的稳定裕量,同时完成了额定输出功率1kW/输出电压150-360V实验样机,验证了分析方法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3.
非合作目标智能感知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感知是实现航天器在轨精细化操控过程的关键技术,是在轨服务技术智能化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空间目标智能感知包括位姿测量、三维重建与部位识别等关键技术,涉及小样本、多模态、模型适应与高维数据等问题。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非合作目标智能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首先,总结典型非合作在轨感知系统与光学敏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其次,归纳总结了非合作目标智能感知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基于研究现状总结和关键技术分析,探讨了非合作目标智能感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后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4.
航天器电子信息数据流涵盖了航天器遥测数据、遥控数据、内部通信数据及相关数据处理准则、数据传输协议等,是各种数据及其处理方法、协议的结合体。电子信息数据流设计过程涉及大量人员协同及迭代,均依靠文档作为主要传递方式,技术手段不足。本文提出一种航天器电子信息数据流协同设计系统,致力于数据源、设计工具、传递方式的统一,便于快速迭代中进行状态控制,实现全流程数字化传递,提高数据流总体设计能力和协同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45.
利用1980年Nimbus-7卫星网络点资料(温度场)对中层大气行星波的空间结构进行诊断和分析后发现,行星波扰动主要集中于冬半球,夏半球及赤道地区上空的扰动则相对较弱,但也不可忽视.冬半球行星波扰动中的瞬变波部分可以跨过赤道向夏半球传播,且传播主要集中于20kin和70km两个高度层附近.波数1冬季以准定常行里波为主,夏季瞬变行星波与准定常行星波波幅相当.行星波扰动的波幅从冬到夏的衰减主要表现在波数1和波数2上,波数3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6.
介绍了国内外装备保障性及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研究现状;依据全面性、合理性、科学性原则,建立了军用飞机系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评判模型,对两型飞机实施其维修保障方案时维修保障系统的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解决保障系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问题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7.
RLV导航系统硬件配置方案及信息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RLV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 的轨道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RLV 导航系统的硬件分段配置方案. 针对RLV 对导航系统高容错性、动态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的要求, 提出了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理论的容错式组合导航信息处理方法. 利用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理论的传感器动态选择控制器, 实现传感器件组合的动态自主优化配置和系统实时健康监控.   相似文献   
148.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La2Zr2O7热障涂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热障涂层材料YSZ耐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不足,以ZrO2和La2O3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法合成了烧绿石结构化合物La2Zr2O7,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法在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La2Zr2O7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并对其显微结构、热物理性能与传统YSZ热障涂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a2Zr2O7涂层成分处于P结构范围内,呈典型的柱状晶结构,柱状晶头部呈明显的金字塔形状.与传统YSZ柱状晶相比,La2Zr2O7涂层的柱状晶紊乱度更大,尺寸更加细小,并且柱状晶上的树枝状亚晶更多.在25~1200℃范围内,La2Zr2O7涂层的热导率最大为0.985W/(m·K),最小为0.796 W/(m·K),大大低于同条件下的YSZ涂层.低本征热导率、小柱状晶直径、大紊乱度、密度轻及高孔隙率是造成La2.Zr2O7涂层低热导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9.
燃气轮机双燃料燃烧室流场对比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燃气轮机环管型双燃料燃烧室分别燃用庚烷和裂解气燃料的情况,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对其燃烧流场进行对比研究.数值模拟采用了RNGk-ε湍流模型、化学平衡条件下的快速化学反应系统和简单概率密度函数(PDF)燃烧模型、液体燃料的喷雾模型以及SIMPLE算法.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燃料燃烧下的温度分布、燃烧效率、流量分配、壁面冷却效果、空气过量系数等参数,以及它们随工况变化的趋势.所得结论如下:①不同燃料燃烧时,流场内的流量分配基本保持一致;②裂解气燃料燃烧时,其燃烧效率高出燃油状态约1%,但出口温度均匀性较差;③在加入相同化学焓值的燃料进入燃烧室时,裂解气燃料的头部空气过量系数α较大,所得到的出口平均温度低于燃油状态约20~40 K.   相似文献   
150.
STUDY OF OPTIMAL SLIDING-MODE GUIDANCE LAW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n optimal guidance law based on missile-target line-of-sight (LOS) angular rate is presented for intercepting a nonmaneuvering target. It is then integrated with sliding-mode control theory by using reaching-law of sliding-mode, in order to derive an optimal sliding-mode guidance law for intercepting a maneuvering target. The new guidance method's robustness against target maneuvers and good miss distance performance are proved by the second method of Lyapunov and simulation results. The presented guidance law is simple to implemen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