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9篇
  免费   9634篇
  国内免费   1959篇
航空   19119篇
航天技术   1412篇
综合类   423篇
航天   2478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660篇
  2019年   1255篇
  2018年   1423篇
  2017年   1383篇
  2016年   1392篇
  2015年   1354篇
  2014年   1176篇
  2013年   1201篇
  2012年   1196篇
  2011年   1141篇
  2010年   1102篇
  2009年   1136篇
  2008年   998篇
  2007年   854篇
  2006年   704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313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207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3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燃气发生器流量调节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分析了变喉面、非壅塞喷管、固定流量等三种方案的调节原理的基础上,说明了每一种调节方案的技术关键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以燃烧性能为基础,分析了每一种贫氧推进剂对流量调节方案的要求,指出了三种调节方案的适用对象,为流量调节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本文提出了一个按降低轨迹灵敏度综合最优设计飞行控制系统的方法。它能使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品质,同时对系统参数的变化及非线性产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该设计方法具有通用性和程序化,系统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63.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自己的探月工程,预计将会发射月球车登陆月球表面.在研制月球探测器过程中,为了在地面验证月球车的可靠性和各项功能(如着陆冲击、自主巡航和遥控),必须建立相应的地面试验中心.根据目前对月球表面环境的认识和现有的仿真技术,文章提出了实现月表综合环境模拟的试验设施的设想.由于月球表面环境非常恶劣并且月表的地形也非常复杂,文章提出了一种组合式月表环境模拟器的设想.主要部分是模拟各种月貌特征(如陨石坑、斜坡、沟壑等)的可移动单元.每个单元是一个用模拟月壤制作的小沙盘,其化学成分、组成颗粒分布和力学性能和已经获取的真实月壤样品相似.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选择相应的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成为试验场.这样在有限的场地面积内可以按需实现对月表不同地域的地貌特征模拟.同时,可以选择少量单元的组合构成更小规模的试验场,以方便与其它环境模拟器(如落塔,热/真空容器等)联合,实现模拟月表的综合环境.  相似文献   
64.
用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的18mm口径二级轻气炮(TLGG)和20 J激光驱动微小飞片装置(LDFF-20)对用作航天器舷窗玻璃的熔融石英玻璃的超高速撞击损伤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其中,TLGG发射的球形铝弹丸直径分别为1 mm和3 mm,速度2~6.5 km/s;LDFF-20发射的圆柱形飞片厚度7 μm,直径1 mm,速度1~8.3 km/s.撞击结果为:对12 mm厚的熔融石英玻璃,直径为3mm的弹丸甚至在2.8 km/s的低速下就将其穿透,而直径为1 mm的弹丸在6.5km/s的高速下没有穿透,这说明弹丸直径对撞击损伤特性有很强的影响;LDFF-20发射的微小飞片的撞击仅在玻璃表面产生很浅的凹坑,没有裂纹产生,但微小飞片的累积撞击损伤明显地降低了玻璃的透光性.实验初步获得了侵彻深度PC、侵彻直径D1与弹丸撞击速度Vp、弹丸质量Mp之间的经验关系.依据实验结果和目前的微流星体/空间碎片(M/OD)环境工程模型,建议对于高度为400 km、轨道倾角42°、寿命为3年的典型航天器,其舷窗玻璃的临界安全(非穿透)厚度至少为12mm.  相似文献   
65.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设计复杂系统的新方法。它充分考虑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耦合作用,以获得系统的整体最优解。产品主模型技术是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能较好地解决应用模型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文章介绍了产品主模型的概念及其特点,对产品主模型技术及其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回顾了可扩展标记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并对其特性进行了较详细介绍;研究了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实现系统集成的技术路线;最后,提出了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和产品主模型技术的卫星总体方案多学科设计优化集成框架。  相似文献   
66.
载人航天器高空应急救生控制变量与落点的快速预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正东  李鹏奎  张士峰  蔡洪 《宇航学报》2007,28(6):1467-1471
针对载人航天器高空应急救生的实时性要求,讨论了控制变量和与落点的快速预报算法。首先描述了逃逸飞行器的返回轨道特征,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制动速度的解析解;然后利用大量的仿真数据建立了其它控制变量和返回特征参数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起旋时刻、消旋时刻和航程的最大预报误差分别为10秒、2秒和30千米;最后对航程的预报算法进行了改进,预报精度提高了43.3%。分析表明,快速预报算法是一种高效可行的工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7.
利用旋转基线方法进行双星快速定向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我国双星定位系统载波相位可观测信息少,且对地静止,难以直接利用传统的多星系统(GPS、GLONASS等)解模糊方法进行双星定向。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旋转基线确定单差模糊度参数初值的方法,总定向时间不超过50秒,从而可实现双星快速定向。并且通过多位置观测,具备一定的周跳检测能力。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基线长度为2米,原始载波相位测量精度为1%周时,定向精度优于偏航角0.045度、俯仰角0.048度。该项技术应用于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可实现快速寻北,大幅减少其对准时间。此外,与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结合,可组建一套我国完全自主的无源快速定位定向系统,大大提高了隐蔽性,对于我军的炮兵阵地联测意义重大。进一步,将双星与INS进行组合导航,应用前景广阔,因此该项技术具有较深的研究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8.
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极限穿透比动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光辉  黄海  胡震东  徐小刚 《宇航学报》2006,27(5):1000-1003,1028
研究建立宅间碎片对目标超高速撞击条件下临界穿透靶标的损伤特性的理论模型。基于临界穿透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系统分析了初始条件与临界穿透的关系,捉出碎片临界穿透靶板的比动能概念。然后分析了临界穿透下的碎片比动能,认为比动能是速度的函数。最后,考虑碎片的实际撞击过程巾最大着靶面积为变形面积,对比动能进行修正,获得了极限穿透条件下的真实比动能与速度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本文首先介绍了BOT的基本含义、优点及应用,其次通过举例证实了以BOT模式建设基础设施的可行性及良好的发展趋势,最后展望了BOT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0.
捷联惯导系统大方位失准角下的非线性对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欧拉角描述平台坐标系与导航坐标系间的失准角,推导了适用于捷联惯导系统的非线性误差方程,证明了该方法仅适用于方位误差角为大角度,而水平误差角为小量的情况。数学仿真表明:在方位误差角为大角度情况下,采用所推导的误差方程和非线性滤波技术能获得更高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