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航空   777篇
航天技术   129篇
综合类   59篇
航天   2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传统强化学习算法在生成空战机动策略时存在收敛效率低、专家经验利用不足的问题,研究了基于生成对抗-近端策略优化的策略生成算法。算法采用判别器-策略-价值(DAC)网络框架,在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基础上,利用专家数据和环境交互数据训练判别器网络,并反馈调节策略网络,实现了约束策略向专家策略方向优化,提高了算法收敛效率和专家经验利用率。仿真环境为基于 JSBSim开源平台的 F-16飞机空气动力学模型。仿真结高,PPO果表明,本文算法收敛效率高于算法,生成的策略模型具备较好的智能性。  相似文献   
992.
高光谱图像融合最佳波段选择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光谱图像高数据维给图像处理带来的困难和影响,本文构造了高光谱图像融合的最佳波段选择新模型-联合偏度-峰度指数(Joint Skewness-Kurtosis figure,JSKF)模型,利用JSKF指数进行自适应子空间的分解和波段选择,降低高光谱数据维数;并将选择出的最佳波段组合进行了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选择的波段信息差异较大、互补特征明显,融合后图像包含的信息量丰富,效果优于传统的自适应波段选择方法和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短舱扰流片对运输机增升装置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民用运输机增升装置复杂增升构型气动设计为背景,针对短舱扰流片对增升构型气动性能的影响,借助数值模拟对流动控制效果和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合理的扰流片设计可以明显改善增升装置的气动特性,提高最大升力系数0.3以上,增大失速迎角3°左右。短舱扰流片安装参数研究表明:短舱扰流片产生旋涡强度对其推迟失速的效果有明显影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短舱扰流片弦向位置明显影响扰流片的当地来流迎角,进而改变所产生旋涡的强度;扰流片的周向安装角主要影响扰流片的来流强度,同样影响所产生旋涡的强度;扰流片面积对提高升力系数贡献不大,主要影响失速形态。  相似文献   
994.
针对部分高可靠性产品退化规律无法掌握的难题,提出了使用改进粒子群优化—基于神经网络函数(PSO-RBFNN)算法拟合样品退化轨迹、预测伪寿命值的方法。首先,通过改进PSO算法对RBFNN进行训练优化;然后,使用部分测量数据对训练后的RBFNN进行准确度测试;最后,通过RBFNN预测样品退化轨迹,估计出伪寿命值。使用某型电连接器的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成功对该型电连接器进行了寿命预测,得出平均寿命为200 412 h。  相似文献   
995.
钛合金TC4高速切削刀具磨损的有限元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有限元方法对切削钛合金时硬质合金刀具的磨损进行了仿真.首先,根据钛合金切削时刀具磨损机理,建立了能够综合反映粘结磨损、扩散磨损及磨粒磨损的磨损率模型;通过增大传热系数、平滑节点磨损值等方法,解决了刀具磨损过程中切削温度场的仿真、内部网格的调整及刀具表面轮廓的光滑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结合磨损子程序建立了预测刀具磨损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切削实验对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准确的预测刀具前刀面磨损及其磨损形貌.最后,对高速切削钛合金条件下的刀具耐用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速度的增加,刀具会快速磨损,切削速度为300 m/min时刀具寿命仅为130 m/min时的1/3.因此,切削速度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切削效率与刀具寿命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996.
TC4钛合金高效磨削加工用环形热管砂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赫青山  傅玉灿  徐鸿钧  马可  陈琛 《航空学报》2013,34(7):1740-1747
针对航空航天高强韧性难加工材料TC4钛合金在磨削加工中存在磨削温度高而导致工件表面烧伤的问题,提出利用热管换热技术冷却磨削弧区的新方法.分析了环形热管砂轮在加工中对磨削弧区的强化换热原理,并设计制作出能够用于磨削加工的环形热管砂轮,同时实现了对砂轮基体内环形管腔的密封、抽真空、精确注液与机械式真空封口.最后,在相同磨削工艺条件下,使用环形热管砂轮和无热管砂轮进行TC4钛合金缓进给深切磨削对比试验,验证了环形热管砂轮对磨削弧区温度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制作的环形热管砂轮在TC4钛合金高效磨削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磨削温度,避免工件表面出现烧伤.  相似文献   
997.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新型的智能驱动装置,正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性能呈强非线性,因此建立有效的控制方法,并对其实施控制,在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应用场合的缓冲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分析了各种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并对磁流变阻尼器控制过程中的难点和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8.
许侃  高正红  傅林 《航空计算技术》2013,43(2):91-94,98
将三维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求解器LMNS3D移植至GPU平台,研究了显式和隐式两种时间推进方法下利用GPU加速的策略与效果。其中显式方法采用五步Runge-Kutta法;隐式方法中由于LU-SGS算法数据依赖性强,不适于并行计算,因而采用了DP-LUR方法。测试表明,程序在双精度下可取得与原CPU代码一致的运算结果,并可获得约20x(RK)与15x(DP-LUR)的加速效果。  相似文献   
999.
The hydrogenated amorphous silicon nitride (SiNx) thin films embedded with nano-structural silicon were prepared and the micro-structures at the interface of silicon nano-grains/SiNx were identified by the optical absorption and Raman scattering measur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ponential tail of optical absorption and the band-width of the Raman scattering TO mode, the disorder in the interface region increases with the gas flow ratio increasing. Besides, as reflected by the sub-gap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the density of interface defect states decreases,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tructural mismatch in the interface region and also the changes of hy-drogen content in the deposited films. Additional annealing treatment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defects and degree of disorder, for which the hydrogen out-diffusion in the annealing process would be responsible.  相似文献   
1000.
Porous alumina of regular spherical particles was fabricated with th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and then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through conventional hot pressing (HP). The effects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heating process on porosit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Microstructural studies suggest that porous ingots including regular pores be made out of regular spherical alumina particles due to the close sphere packag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relative necks of the specimens produced by SPS and HP indicates an enhancement of neck growth with SPS. Contrasting the theoretical values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ver the relative necks indicates that a prop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ve necks and the porosity can be established by a sintering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