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航空   887篇
航天技术   308篇
综合类   153篇
航天   3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分析通道校正电路的内部连接方式的基础上,按不同的SST指令和nHC换算转速分类进行了试验。通过喘振压力信号对综合调节器的校正试验,得到了喘振压力信号对nL,nH和TQ通道的修正关系。修正结果表明修正效果与SST指令和nHC换算转速的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2.
Winkler弹性地基上自由矩形板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典薄板理论中,弹性地基上自由矩形板弯曲问题的精确解,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课题。根据对矩形板精确解的研究,构造了一个包括三角函数和多项式组成的近似挠度函数。它满足四个自由边上的全部边界条件和自由角点条件,利用伽辽金方法得到Winkler弹性地基上自由边矩形板弯曲、自由振动和稳定问题的解。还给出了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103.
缓磨时工件烧伤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关于缓磨时的磨削热、接触弧区换热过程以及工件表层非稳态温度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可用于计算工件表层温度场畸变历程的数学模型,并据此完成了缓磨时工件烧伤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缓磨时的实际烧伤过程吻合良好。本文率先阐明了缓磨烧伤的热机理,并证实了缓磨烧伤是一典型的渐变过程,它有明显的前兆特征,因而是可以被预报和控制的。此项创造性工作可以被看作是对磨削基础理论的一项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利用格林定理将全速位方程转换为全速位积分方程,应用高斯定理对沿激波面的显式积分进行简化。将全速位积分方程的解表示成为面元项和场元项之和,然后离散进行数值求解。本文将激波捕捉方法和激波装配技术结合起来,对机翼跨声速绕流进行数值实验,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5.
对Y9025—B型圆度仪中被测工件的自动对中部分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基本工作原理、数据采集、电机控制及有关的软件框图等。该系统能自动把被测工件的偏心调至微米级。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涡轮导向叶片及其精铸模型结构特点的分析,以特征映射理论为依据,提取其结构特征、特征内部的约束关系和构成特征的几何元素,将叶片的内外零件模型添加加工余量、工艺附件、收缩率后得到精铸模具设计和制造所需要的模具型腔体模型,从而完成了精铸模具设计各模型间的自动转换,大大缩短了精铸模具的设计周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从积分形式的二维Lagrange流体力学方程组出发,用有限体积格式进行计算,针对不规则的四边形网格,在用次级网格的方法确定网眼内物理量的梯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体积加权的方法来构造网眼内的线性插值多项式。将新网格进行了细划,先确定新网格小网眼中心点的密度,将小网眼的质量直接计算出来,再计算新网格的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密度,从而实现高精度重映。最后用ALE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空间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东  张伟  刘向 《上海航天》2005,22(2):39-42
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可再生燃料电池(RFC)的工作原理、性能和空间应用特点,以及发展航空航天器用可再生PEMFC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了PEMFC和可再生PEMFC系统所面临的技术难点。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分阶段发展PEMFC和可再生PEMFC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文章对菲涅尔区两圆口径天线间能量传输效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聚焦条件下两高斯分布圆口径天线间能量传输效率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能量传输效率随不同高斯分布参数σ和菲涅尔数C变化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使圆口径天线间能量传输效率最大的最佳口径场分布可通过高斯分布来近似实现,且对于每一个菲涅尔数C都有一个最佳的σ使得两天线间能量传输效率最大,当菲涅尔数较小时,最佳σ≈C/3,随着菲涅尔数C增大,σ趋于C/2。  相似文献   
11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航空发动机逐渐成为当今航空领域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航空发动机控制对发动机模型的依赖性过强,而基于发动机气热动力学公式的机理建模会引入较大的建模误差,给控制器设计带来困难。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航空发动机控制虚拟自学习方法,首先利用航空发动机的试验数据通过LSTM 神经网络建立虚拟学习环境,然后采用深度强化学习TD3 算法,在虚拟环境中训练智能控制器,最后采用JT9D 发动机模型验证智能控制器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 控制,智能控制器产生的超调量更小,调节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