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5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716篇
航空   2156篇
航天技术   938篇
综合类   758篇
航天   99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在不同叶尖间隙下,对高负荷风扇转子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叶尖间隙对转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小的叶尖间隙可以使转子获得较好的性能;作为泄漏流的反应,外壁机匣上所形成的静压槽随着间隙的增大、反压的提高而扩大;在不同叶尖间隙下,叶尖附面层和泄漏涡的破裂对风扇转子的失速起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952.
设计了基于3个层次的航空推进控制系统闭环仿真试验方案,重点阐述了基于试验台的半物理仿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53.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外场试验要求,针对某型发动机外场试验设计了多功能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选用NI cDAQ等军品级电子器件采集发动机的压力、温度、转速等参数;采用市电与军品锂电池供电方式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系统软件基于LabVIEW平台进行设计,实现了数据采集、显示、存储、复放、通道自检等功能;外场发动机在装机状态下即可利用该系统进行地面试验。外场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测试系统具备功能完善、使用方便、携带便捷等特点,可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54.
针对传统惯性测试技术测试周期长、测试效率低、测试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的微机电惯性系统规模化测试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微机电惯性系统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了基于任务的微机电惯性系统测试体系,详细论证了微机电惯性系统批量、并行、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为微机电惯性系统规模化测试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5.
翼型失速及其边界层发展是飞行器设计中的基础科学问题,而雷诺数变化对其影响很大。针对后缘失速翼型,采用Menter k-ω SST模型及耦合扰动放大因子输运方程的转捩模型,进行雷诺数变化对层流-湍流转捩边界层特性和失速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雷诺数增大时,对于转捩边界层,当地涡量雷诺数增大,转捩前移且分离泡减小,流动能量耗散减小,翼型整体表面剪切效应增强,动能更充沛,流动自持能力增强,压力分布可以维持较长距离的梯度抵抗分离能力增强;因此雷诺数增大使翼型失速迎角提高、升力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956.
康国华  金晨迪  郭玉洁  乔思元 《宇航学报》2019,40(11):1322-1331
利用模型预测算法先预测控制结果后控制的类人行为特点,借助深度学习在多参数寻优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满足航天工程低硬件需求,实现组合航天器多场景下姿态控制律的重构。该算法首先利用模型预测控制将组合航天器从初始状态控制到预期状态,然后将控制过程中状态量用于3层3核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训练完成后,用该卷积神经网络代替模型预测对组合航天器进行控制,从而降低计算资源需求。仿真校验表明:该算法可预测5个控制周期内的控制参数,相比传统模型预测算法所需硬件计算时间降低约5倍,在一般硬件环境下30 s内即可完成各场景下的组合航天器姿态控制,控制精度在10 -4 量级。  相似文献   
957.
空间激光通信是提升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传输速率、组网能力、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结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特点,总结国外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有望应用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空间激光通信新技术及其优势。希望通过借鉴国外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促进我国空间激光通信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958.
研究基于闪耀光栅的Littrow外腔量子级联激光器,设计一种改进型Littrow外腔腔型,实现了小型化样机研制。测试结果表明,输出激光波长调谐范围1317cm–1(7.593μm)至983cm–1(10.173μm),最大平均功率17.7m W,激光线宽小于1cm–1,功率稳定性优于0.5%(4h),波长稳定性优于0.12cm–1(5.4h)。样机激光头尺寸76mm×54mm×50mm,部分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商业产品。  相似文献   
959.
针对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中安装传感器带来的高成本、体积增大、可靠性降低和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提出采用迭代容积卡尔曼滤波(Iterative cubature Kalman filter,ICKF)算法来估计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并将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首先,建立了PMSM在α-β坐标系下的离散数学模型。其次,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分别建立了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Cubature Kalman filter,CKF)和ICKF的PMSM转速、电流双闭环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给定转速和加负载两种工况的仿真验证。最后,基于TMS320F28335芯片搭建了硬件实验验证平台。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迭代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中抗负载变化干扰性好、电机运行稳定、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估计精度高,可满足对电机精确控制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60.
A passive compliant non-cooperative target capture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maintain the non-cooperative target on-orbit. When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capture mechanism and satellite is confirmed,a pair of four-bar linkages lock the docking ring,which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satellite and the rocke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capture mechanism and capture space is built by the Denavit-Hartenberg(D-H)method,and the torque of each joint is analyzed by the Lagrange dynamic equation. Besides,the capture condition and the torque of every joint under different capture conditions are analyzed by simulation in MSC. Adam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chanism can capture the non-cooperative target satellite in a wide ran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apture,the passive compliant mechanism at the bottom can increase capture space,thereby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and enhance stability of the cap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