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447篇
航天技术   135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1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分析了用硬件解调测量法进行刀具边缘轮廓特征点提取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该方法的,具有刀形检测功能的二维视觉刀具检测系统。并给出了形成刀具测量参数的数学模型及测量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92.
三维收缩段设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西北工业大学低速风洞的设计研究了矩形截面三维收缩段设计问题。用差分方法和贴体坐标对收缩段的不可压势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选择三种常用的收缩曲线进行比较设计,对设计准则进行了校核,并给出收缩殴流动特性。通过优化的双三次曲线优于其他曲线。最后对三维收缩段设计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93.
本文对平面圆伞两级开伞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充气理论考虑了伞衣空气质量的变化,取物伞系统在开伞过程中所运行的距离为自变量,建立运动方程,求得各个力学参数在开伞过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收口绳切割器延迟时间对第二级开伞载荷以及弹道倾角对最大开伞载荷的影响。理论开伞载荷曲线和空投试验实测曲线相比较是相当符合的。  相似文献   
794.
发射系下的SINS/CNS/GNSS组合导航UKF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载系统的组合导航系统模型常建立在发射惯性坐标系下,且捷联惯性/天文导航/卫星导航(SINS/CNS/GNSS)是一种目前研究较多的组合模式。该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具有强非线性的特点,常用的滤波方法为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为了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对该组合导航系统的无迹卡尔曼滤波(UKF)模型进行了设计,直接将姿态、位置与速度参数作为状态的一部分,利用CNS及GNSS提供的姿态与位置构成量测方程,并详细给出了姿态样本点的生成、均值及方差的生成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EKF算法,采用UKF算法后各导航参数的精度可提高约20%~30%,并且系统的实时性也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95.
临近空间超高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外部干扰作用时会出现大迎角飞行姿态,此时需大角度偏转全动平尾进行配平,带来平尾大迎角下的气动弹性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固体力学/计算热力学(CFD/CSD/CTD)耦合方法分析了一种超高速飞行器全动平尾的气动弹性特性,重点研究了大迎角下平尾的气动响应及结构变形特点。结果表明:各迎角时的气动力曲线均出现波动,随时间变化逐渐衰减至平衡位置。迎角越大,初始振幅越大,气动力系数减小的比例越大,但随时间衰减得越快。平尾存在弯曲/扭转耦合现象,结构变形导致表面压力分布发生变化,使得整体压力减小、升力系数降低,迎角越大现象越明显。平尾最大应力在迎角30°时达1.2 GPa,已达到所用镍合金材料的屈服强度极限。应在结构设计时在翼轴与平尾接触部位附近加强,或在控制方案设计时限制全动平尾的工作角度。结构发生轴向与法向变形,轴向变形主要由气动热引起,法向变形由气动力和气动热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796.
在水平光滑圆管内,采用雷诺实验对质量分数为0~400×10–6的黄原胶水溶液的流动转捩特性进行了观测,并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盐(NaCl)环境对黄原胶溶液减阻特性的影响,测量了(100~300)×10–6的黄原胶溶液在不同NaCl质量分数(0、250×10–6、500×10–6和1000×10–6)下的减阻率与流动雷诺数(Re)、剪切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广义雷诺数表征时,黄原胶水溶液管道流动转捩的下临界雷诺数随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上升,近似呈线性变化,而转捩的上临界雷诺数却迅速降低至3000左右;在高雷诺数下,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黄原胶盐溶液的饱和减阻率显著降低,但在低雷诺数下的减阻效果优于水溶液;黄原胶水溶液的抗剪切性呈质量分数效应,适量盐的加入能略微提高其抗剪切性。  相似文献   
797.
798.
为考察在地月平动点EML4、EML5可能存在的尘埃云的动力学特性,需研究能够覆盖较宽速度范围的尘埃颗粒动力学原位探测方法及技术。针对国内即将实施的Kordylewski尘埃云(KDC)探测任务,已有的栅网式尘埃速度矢量探测方法难以满足对高速颗粒的探测需求。作者提出通过在栅网式探测装置最后增加靶标以同时获得高速和低速颗粒的动力学特性参数,并对气凝胶靶标、电阻丝靶标、金属板靶标、电容式靶标、薄膜靶标及光帘式靶标等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后,建议采用栅网?金属电离复合式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799.
针对大量数据串行相位解卷绕实时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GPU的并行相位解卷绕算法。首先分析了典型的串行解卷绕算法在GPU平台实现的可行性,之后设计了适合于GPU加速的并行解卷绕算法。最后对基于GPU的并行相位解卷绕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多次测试结果表明:在保证解卷绕正确性的基础上,基于GPU的并行相位解卷绕算法相比传统CPU串行解卷绕算法约有3.5倍的加速比,基于GPU的并行相位解卷绕算法相比GPU串行解卷绕算法有63倍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800.
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需求稳定的单光子源作为定标光源,通过输出波长及功率可量化溯源的微弱光量子信号,对探测系统的探测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并对接收与探测系统性能进行评估。针对这一需求设计并研制一种输出激光波长稳定、输出平均光子数从10^(11) s^(-1)量级至10~3 s^(-1)量级的可调谐高稳频微弱激光量子源,并开展了相关测量标定工作。输出的微弱信号光波长稳定在532.269 nm处,功率覆盖79.3 nW至0.34 fW,平均光子数覆盖10^(11) s^(-1)量级至10~3 s^(-1)量级,在10~5 s^(-1)量级的稳定度优于0.6%,能够满足激光雷达系统探测不确定度分析与性能评估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