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350篇
航天技术   112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综述当今世界各国在第三代和第四代现代战斗机研制过程中进行了飞行试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2.
当前,硅微机械器件引起导航与控制系统传感器开发者们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微硅加速度计和角速率传感器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其体积小,功耗低,相对成本较低,而且与微电睡的组合成本低,可实现。本文介绍了RDC在微硅加速度计和多用传感器研制方面的成果,介绍了硅平衡式加速度计和频率输出型开环加速度计的基本特性,同时,探讨了今后导航和控制系统中硅微机械应用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3.
基于序优化理论的三脉冲交会燃料寻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数交会燃料寻优是基于“线性化相对运动方程(即Hill方程)”求解“最优”燃料消耗的框架进行的,当相对距离较远时,这种方法精度很低,优化得到的控制量无法满足终端精度要求。以寻的段三脉冲燃料优化为例,以搜索的方法进行控制参数寻优,此时搜索空间较大;通过引入“序优化”思想,有效缩小搜索空间,提高搜索效率,求解得到“足够好”的燃料消耗,并给出适合工程实现的燃料优化步骤。仿真结果表明由此得到的控制参数可以满足终端精度要求,且计算量很小。  相似文献   
44.
1陶瓷量块量块的制造、使用、检定、保养、精度等都会影响到用其作测量标准的机械零件、计量器具等精确度,因此,对量块的制造、检定、精度、使用等均有一定的要求。用GCrls轴承钢及硬质合金钢等金属制造的量块使用较为普遍,其制造及使用的情况也较为成熟,它具有金属材料的特性,性能稳定,加工方便,价格低廉,应用广泛。而用新型陶瓷材料制作的陶瓷量块却鲜为人知。制作陶瓷量块的陶瓷材料是氧化铝(ZrO。)陶瓷,氧化诸瓷的密度大、硬度较高,尤其是机械性能即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较高,具备了制造高精度量块材料的基本特性,可以保…  相似文献   
45.
46.
47.
空气动力学决定了导弹的速度、高度、射程、机动性和稳定性.这些因素与推进、制导和控制以及战斗部共同决定了导弹的有效性.空气动力学的普遍性的影响,使空气动力学专家必须作多方面折中考虑,最重要的是考虑采用有翼导弹还是用无翼导弹.空气动力对导弹的尺寸、重量、同飞机和发射架的适合性以及系统复杂性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8.
美国东部时间7月17日9点14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载着6名字航员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在本次为期13天的空间飞行任务中,“发现”号试验了航天飞机的安全改进措施,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约13吨的设备和补给,以及常驻空间站的第三名字航员,并对空间站  相似文献   
49.
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F-16隐身战斗机正在美国空军和荷兰皇家空军中服役.F-16在作了隐身改进后,已经大大减少了其前半球的雷达截面积.隐身改进包括把一种金颜色的金属镀覆到座舱罩的内侧,以能反射雷达能量.气泡式座舱罩形状能有效地向四面分散反射能量.此外,在进气道内部和周围的雷达吸波材料能使涡轮叶片不被敌方雷达探测到.  相似文献   
50.
小型化星敏感器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小型化星敏感器的软、硬件及光学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系统中高稳定的光机结构设计、大通光孔径低畸变的镜头和40°太阳保护角的遮光罩设计达到光学指标.硬件设计采用轻小型低功耗电路、FPGA完成图像采集和星点提取技术,软件设计采用改进型全天识别算法、具快速主动预估功能的星跟踪技术.小型化星敏感器产品地面验证及应用结果表明:产品的主要性能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