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126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RBCC混合室激波串前传运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RBCC中火箭出口流动和冲压流道的空气在发动机混合室中相互作用,形成激波-边界层、激波-混合层等多种干扰耦合的复杂背景流场。为了深入研究发动机工作室混合室内激波串的运动规律,采用非定常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激波串在混合室中的前传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反压的升高,激波串的前传过程包含4个运动周期,每个运动周期中均包含缓慢前传和"突跃"前传两种运动模式;激波串结构呈现"弹簧"的特点,在第二运动周期中,激波串前缘的流向长度在16.5mm~21mm周期性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背景波系在壁面产生的逆压梯度是"突跃"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且"突跃"前传的距离和逆压梯度峰值成正相关;激波串前缘分离激波和反射激波强度的变化引起了激波串前缘激波形态的周期性变化,进而导致激波串在前传运动中呈现类似"弹簧"的伸缩特点。  相似文献   
172.
陆雷  王翼  闫郭伟  范晓樯  苏丹 《推进技术》2019,40(12):2655-2664
为了探究来流参数对混合管道流场结构的影响,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在不同马赫数、静压来流参数条件下的背景流场和激波串流场结构。试验采用高速纹影和压力测量设备分别进行流场的观察和测量,采用喷管支板结构将来流分为上侧二次流、一次流和下侧二次流。试验与数值结果均表明,背景流场中的背景波系、混合层均由支板后缘处产生,背景波系在壁面间反射并与混合层发生干扰作用,背景流场结构较为复杂。一、二次流的静压关系影响混合层的初始发展方向,导致θ从-9°~7°变化,而马赫数决定起始激波与混合层的夹角。依据前缘激波的反射类型、亚声速区面积等特征,混合管道的激波串流场可以分为规则反射型、临界反射型、正向马赫反射型和反向马赫反射型四种典型结构。临界反射型的波后流场在垂直流动方向上具有"亚-超-亚-超"间隔流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3.
邵楠  闫晓东 《宇航学报》2019,40(10):1187-1196
针对火箭高空再入定点回收,基于凸优化方法提出一种考虑气动力和推力控制的多阶段轨迹优化方法。在气动减速段,通过控制总攻角,实现气动升力和阻力的调制。由于气动力连续变化,使用Legendre-Gauss-Radau伪谱离散方法进行离散化,利用较少的离散点实现较高的数值精度。在动力减速段,推力矢量为控制变量。由于推力调节可能出现不连续,采用等距离散方法进行离散。在此基础上,将发动机开、关机时间也作为优化变量,并考虑各种约束,构建了多阶段离散最优控制模型。使用无损凸化方法对升力约束和推力约束进行松弛,并通过逐次凸化消除由气动力、自由时间变量以及质量引入的非凸约束,最终将问题描述为序列迭代求解的二阶锥规划问题(SOCP)。通过仿真校验,经过少量的逐次凸化迭代,可快速收敛到最优解,且落点调节范围更大,燃料更省。  相似文献   
174.
以美、俄、欧盟以及日本等航天强国的空间对抗发展态势为研究背景,分析当前世界空间对抗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梳理各主要航天强国重点发展的武器装备、积极推进的演示验证项目以及着力打造的技术能力。基于对世界各主要航天强国空间对抗领域关键技术能力的研判和分析,结合我国空间对抗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当前在空间应用产品体系、研发方向和水平、产品服务与市场以及技术储备等方面的差距,提出我国空间应用产品领域的发展方向,有效支撑我国空间应用产品建设。  相似文献   
175.
火箭各种功能的喷射羽流作用到运载载荷上,会引起化学物质在载荷表面的沉积,污染或降低载荷的功能性表面的性能。随着卫星性能的提高,羽流对卫星载荷污染评估受到了工程设计的重视。DSMC方法可以提供精确的羽流分析结果,然而该方法计算耗费时间长,不适合研制和设计过程初期对低成本和快速的分析要求。本文采用Simons方法结合气相沉积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用于羽流污染的快速分析,能够满足工程设计需要。评估了某型火箭的分离反推火箭高空羽流对卫星载荷的污染情况,得到了羽流污染在卫星表面的气相产物的沉积率,可供相关专业的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176.
航空涡扇发动机涡轮噪声适航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涡轮噪声产生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建立航空涡扇发动机涡轮噪声级评估模型,编写了涡轮噪声级适航评估软件,使用该软件对比模型评估噪声与涡轮静态实验噪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结合某型发动机静态实验噪声数据和飞机噪声适航规章,对该型涡轮不同阶段的噪声进行适航性评估.结果显示:涡轮噪声在该型发动机进近转速下对发动机总噪声贡献量大,为了使涡轮噪声不影响发动机适航认证,该型发动机低压涡轮叶片数应小于50或者大于100,低压涡轮叶片直径应该小于0.9m.   相似文献   
177.
选用玻璃纤维织物/环氧树脂,采用湿法手糊成型工艺研制了复合结构大尺寸天线罩。经过电性能测试和静力试验,结果表明,该罩体的选材、结构设计和工艺过程可行;天线罩最小透波率为87%;天线罩通过了120%设计载荷的加载。  相似文献   
178.
在AMESim软件环境下重新建立了某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调节阀部件动态模型,在Simulink软件环境下建立了机电作动系统的动态模型,将两者与修改后的火箭发动机模型进行变推力过程联合仿真,并在仿真中注入输送管路压力扰动。仿真结果表明:机电作动系统与调节阀模型能够反映发动机变推力过程中各部件内部的参数变化;联合仿真保持了原发动机模型的稳态精度,各主要参数误差均在1‰量级;调节阀的活塞自反馈机构能够抑制输送管路中低频压力波动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9.
航空发动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变量控制对象,参数变化范围非常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保证高性能的控制品质最优至关重要。目前的控制理论研究中,自适应技术的发展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参照F100发动机设计数据设计参考模型,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180.
聚焦型X射线脉冲星望远镜(FXPT)是脉冲星导航试验(XPNAV-1)卫星的核心载荷,为中国首款在轨工作的聚焦型X射线望远镜,其在轨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首先,分析了XPNAV-1卫星对具有特征能谱辐射的超新星遗迹观测数据评估FXPT在轨性能的稳定性的可行性,发现拟合得到的FXPT能量响应参数存在较大误差,且缺乏长期超新星遗迹观测数据,难以支持望远镜在轨性能长期稳定性分析。其次,通过处理分析XPNAV-1卫星于2016年11月―2019年11月间1 455次4.1×106 s Crab脉冲星观测数据,发现FXPT在9.5 keV附近长期较稳定地存在大量的X射线光子,且其能量分布曲线近似高斯分布,排除了其来自脉冲星辐射可能性后,推断其来自于FXPT的超上阈信号,同时发现在7.5 keV能量处存在特征谱线辐射,判断其来自于望远镜镜片材料Ni的受激辐射Kα射线。继而提出了一种利用望远镜本征特征能谱和超上阈信号共同监测其在轨稳定性的方法,通过分析近4年XPNAV-1卫星对Crab脉冲星的观测能谱,发现FXPT于2017年10月后性能趋于稳定,该方法有效弥补XPNAV-1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