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73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4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自动铺丝最小间隙路径规划与复合材料锥壳结构制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段沐枫  秦田亮  沈裕峰  徐吉峰 《航空学报》2019,40(2):522423-522423
自动铺丝技术(AFP)是提高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效率和降低其制造成本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铺放轨迹的设计是控制自动铺丝工艺质量的关键。对于复杂的结构形式,合理的铺丝路径对保证可制造性及铺贴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简化后的后机身锥壳特征结构,研究了基于固定角法、测地线法和变角度法的自动铺丝轨迹算法设计,解决了铺放复杂曲面满覆盖问题;总结对比获得了不同铺丝轨迹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保证工艺性并满足结构设计铺层方向为原则,选用了带宽为6.35 mm的自动铺丝预浸料完成工艺验证件制造,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估了自动铺丝轨迹算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结构宜采用测地线法铺放0°方向铺层以减少褶皱;采用固定角法铺放90°方向铺层能够保证连续铺放;采用结合预浸窄带侧弯试验结果的变角度轨迹规划方法铺放此锥类构件±45°方向铺层能够保持最小间隙。铺丝间隙使锥壳结构单层等效模量下降约30%,整体强度下降约10%。因而在结构优化设计时需考虑自动铺丝工艺对安全裕度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24.
25.
采用格子波尔兹曼方法及浸没边界法,发展了一套适用于自由游动的三维数值研究程序。进而以多尾鳍推进仿生航行器为原型,讨论了尾鳍数目、形状、材料刚度等构型参数及振幅、频率等尾鳍摆动参数对推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称布置、反对称摆动的双尾鳍能够明显消除侧向力而避免航行器主体的横向晃动,且推力大于两个单独尾鳍的简单加和;在中等Reynolds数下,具有波动性质的柔性尾鳍不论是推进速度还是推进效率均优于刚性尾鳍;当尾鳍单纯摆动推进时,具有完整鳍面的半椭圆形尾鳍的推进性能优于后部有缺口的深叉形尾鳍。  相似文献   
26.
简要介绍并分析了ISO/CD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7.
针对国际航空转包对航空制造企业生产能力的要求,分析了航空转包能力的评价构成要素,基于供应商绩效测量标准体系SPM建立了转包能力的模型和转包能力的三维体系结构,并通过三维能力模型的能力分区分层评价对航空企业的转包能力进行分析。该模型及方法能对企业转包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发现企业转包生产的能力优势和能力薄弱环节,为企业提高转包能力指明了纠正和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28.
29.
导语: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这堂课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简单展示了几个知识点,而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们描述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于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开课,女航天员王亚平在指令长聂海胜的配合下做了  相似文献   
30.
动态载荷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载荷识别技术是飞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动态载荷识别方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频域反演法,时域反演法,神经网络反演法,逆虚拟激励法以及优化反演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