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38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维修保障中的备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备件计算模型,考虑到武器装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各种协变量对装备可靠性特性的影响,给出了综合时间因素和协变量影响下的失效率和可靠度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协变量影响下的备件计算公式。并用例子验证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功率负载的限流电阻保护设计不规范问题,给出了基本设计原则,提出了限流电阻功率接近和远超额定功率2种工况下的详细设计方法,并以3种常用传感器限流电阻保护电路为例,采用不同阻值、同封装,同阻值、不同封装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有效,试验数据对航天器产品限流电阻的选取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点火方式对旋转爆震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磊  王栋  李飞  马虎  杨成龙  武晓松 《推进技术》2016,37(11):2193-2200
为研究并改善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点火-起爆性能,进一步深入了解点火方式对旋转爆震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影响,采用小能量火花点火装置、高能量火花点火装置、爆震管三种点火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实验,发动机采用环缝-喷孔对撞式掺混方式,燃料为H2,氧化剂为空气。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点火方式下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点火起爆性能及点火方式对发动机工作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点火方式均成功起爆旋转爆震波,并周向稳定传播。通过对旋转爆震波起爆过程详细分析发现,不同点火方式引燃的不同初始状态的火焰均需在环形燃烧室经历一个类似DDT的火焰发展过程才能成功建立爆震波,且火焰发展过程的时间间隔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但总体来看爆震管点火时爆震波建立时间较其他两种点火方式短。此外,该工况条件下三种点火方式起爆发动机时其工作状况可重复性均可达100%,稳定工作过程中的传播特性与点火方式无明显关系,爆震波传播频率较为稳定,在5437~6440Hz波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YS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单钉连接件参数化结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爽  王栋  郦正能  寇长河  章怡宁 《航空学报》2006,27(6):1088-1091
应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开发复合材料层合板机械连接结构的ANSYS分析模块,实现有限元分析前处理过程的参数化建模和后处理过程的累积损伤可视化仿真。建立三维累积损伤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中柔体对柔体的面—面接触单元对螺栓表面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孔壁间的接触行为进行模拟。进行的T300帘子布/QY8911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层合板单钉单搭螺栓挤压强度试验验证此分析模块的有效性,对不同几何参数、不同铺层类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机械连接结构的承载性能进行可视化仿真模拟。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国内星载通信系统中各个频段的输入多工器的研究进展。针对其主要的技术实现方式,包含了圆腔双模技术、介质技术、TE01模技术、同轴预失真技术、介质预失真技术等进行了剖析对比。通过对各种实现方式的电磁场模式的分析选择,给出了各方式对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C、Ku、Ka频段输入多工器研制过程,并综合比对了各种技术方式在性能、体积、重量等方面优缺点,指出了星载输入多工器的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过程。数字化控制为高性能化奠定了优良的硬件基础,使调速装置的性能大为提高,并且使调速装置的质量更轻、体积更小。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加入了速度环,对速度进行了有效控制。在采取了抑制转矩脉动的策略后,有效地降低了转矩脉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快速响应速度和直接转矩控制直接简单的控制方式,使得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系统得到了很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17.
APU舱排液孔大小确定的初步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APU舱排液孔大小决定了APU舱排出可燃液体的能力。根据ACNO.25.863—1中关于APU舱排液的相关定量要求,给出了确定APU舱排液孔大小的初步方法,并用某型飞机相关数据进行验证,所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8.
姜龙亭  魏瑞轩  张启瑞  王栋 《航空学报》2020,41(z2):724294-724294
在执行作战任务以及民用中,无人机集群由于具备高可靠性和高效费比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城市低空空域的开放,作战环境的动态复杂性剧增,对无人机集群防碰撞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无人机集群执行任务时的编队个体之间防碰撞以及遭遇突发障碍时的集群防碰撞问题,提出了基于群智机理的集群防碰撞控制方法。通过引入力学概念,设计了集群内部吸引力、排斥力以及编队构型力的模型;通过集群个体间的信息共享以及类脑知识发育,构建了基于群信息共享和类脑反射的无人机防碰撞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集群控制方法提高了集群的集结效率,而且在遭遇突发障碍时能够规避动态障碍,再次完成编队重构;群智机理的引入缩短了无人机集群面临突发障碍时的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9.
小行星形貌测绘与表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行星表面形貌测绘是深空小行星探测的首要任务。提出了一种适应探测器抵近观测的立体视觉在线测绘小行星形貌的方法,即先由立体相机获得所摄重叠区的三维地形,再用前后立体模型的连接点将各个独立模型连成一个完整地形信息,经整体最小二乘平差,确定小行星的形貌模型及特征;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值线分析的撞击坑特征提取方法,即通过提取、分析地形等值线识别出地形中撞击坑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构建的原型系统能够快速重建出探测区域的三维地形,并识别出地形中撞击坑特征,证明了所提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因诸如大型可展开天线等大型柔性空间结构的基频很低,很难通过现在广泛应用的低频悬吊方法来模拟其自由状态。为得到这类结构的自由频响,研究了一种方法:对待测结构施加弹性支撑,在分别获得整体与支撑结构频响后,通过后续处理去除支撑结构对待测结构的影响,进而得到待测结构自由状态的频响。数值与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可以考虑进一步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