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08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1.
根据卫星地面测控站监控系统开发设计的实践,在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中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利用基类和派生类逐层次展开,分步完成开发过程,尽量复用不同设计阶段的开发成果,使整个项目由框架到实现,逐步完善设计、充实内容,提高了开发效率,切实保证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42.
吸热燃料裂解催化剂CuAPSO-34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Cu离子对硅磷酸铝分子筛SAPO-34进行离子改进,成功合成出CuAPSO-34分子筛。通过XRD,SEM,EDX及NH3-TPD等分析手段对改性分子筛进行结构及酸性的表征和对照分析,表明Cu的掺入较好改变了SAPO-34分子筛的微观结构及表面酸性。通过对吸热燃料模型化合物-正庚烷进行催化裂解的对比试验,获得了转化率和低碳烯烃的收率数据。结果表明CuAPSO-34能明显提高催化活性,大幅降低裂解温度;且在经济裂解温度区间500℃-600℃对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亦有所提高,因而吸热 燃料能够提供更高的热沉。  相似文献   
43.
美国火星激光通信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光通信因其体积小、质量轻、数据率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尤其是进地卫星光通信系统的在轨实验的成功,使人们建立起用激光进行深空通信的信心,而我国的深空光通信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在深空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元器件的选用方面有必要参考国外的深空光通信系统,因此本文对美国最新研制的火星激光通信演示系统(MLCD)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分析了该系统跟瞄(PAT)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地面接收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对系统中采用的新器件、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未来深空激光通信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将来开展深空光通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基于分岔理论的轴流式压气机旋转失速主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旋转失速是轴流式压气机的一种基本气动不稳定工作现象, 首先通过对Moore-Greitzer压缩系统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岔分析, 发现旋转失速是由亚临界的音叉分岔所造成;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岔理论的非线性主动控制算法, 采用压气机压比作为输入测量信号, 节流阀位置作为输出激励信号;最后采用分岔软件AUTO进行了计算机数值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的非线性主动控制算法使得音叉分岔由亚临界转变为超临界, 从而消除了旋转失速迟滞环, 以及扩大了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此外, 由于控制系统仅仅需要一维布局的传感器和激励器, 因此同时具备了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用缩比模型测量结果预估是研制阶段获得大尺寸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常用方法,但根据经典电磁相似理论,严格满足缩比条件的涂覆吸波材料缩比目标测量难以实现。针对涂覆吸波材料缩比目标的RCS预估问题,提出了采用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的预估方法。设计了2组圆柱模型,在微波暗室中对缩比因子分别为1、2、4、8的2组模型进行了测试。在完成角度矫正等数据预处理基础上,将缩比模型RCS数据作为训练集代入模型当中求得参数,对原模型的RCS进行预估并与实际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预估数据与实测数据曲线拟合度较好,相较于传统平方率模型,误差下降了3~5 dB,在回归模型中加入吸波材料因子后误差进一步下降了0.3~0.8 dB。   相似文献   
46.
翼身融合布局无人机具有较好的升阻特性和隐身特性,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兼顾翼身融合无人机的气动特性和结构重量要求,选择无人机升阻比与全机面积作为优化目标,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翼身融合无人机的外形设计,提出一种针对翼身融合无人机的外形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外形优化可以提高无人机升阻比、减轻结构重量,从而获得合理的翼身融合无人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7.
织物用国产碳纤维的性能评价及改进、碳纤维缝编工艺技术的研究等均需要一些必要的分析评 估手段。上机织造比较分析表明,碳纤维本身的特性、导纱机件材料与结构形式、送纱方式等工艺设备和技术 路线对碳纤维缝编工艺性能影响较大,国产HF10-12K 碳纤维的缝编工艺效率和质量明显低于T700-12K 碳 纤维的;采用旋转轮导纱结构和主动送纱方式等,可有效提高国产碳纤维在碳纤维缝编织物制备工艺质量和工 艺效率。结果表明,碳纤维毛羽是影响碳纤维缝编织造工艺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参数“ 纱线毛羽指数”、 “织物拉伸强力/ 原纱强度(比值)”和“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 原纱强度(比值)”可用来定量比较 分析和评估各碳纤维纱线的缝编织造工艺差异性。  相似文献   
48.
载人飞船返回前为保证正常分离而采用了泄压的模式.分析返回泄压影响轨道的问题,建立相应的简化轨道泄压力经验模型,利用载人飞船返回前的测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一致的泄压摄动加速度,并将该参数和模型应用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过程中.结果表明,飞船轨道预报至返回制动点的精度达到百米级,与以前的飞船返回过程相比有效提高了制动点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49.
黄煦  王健  龚秋武 《宇航学报》2021,42(5):591-602
针对椭圆轨道径向或迹向欠驱动编队重构问题,提出最优脉冲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椭圆轨道欠驱动编队动力学模型,并基此分析径向或迹向欠驱动情况下的系统能控性与重构可行性。然后,解析推导两类欠驱动情况下实现编队重构所需的最少脉冲次数。基此,将椭圆轨道欠驱动编队重构最优脉冲控制问题表述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引入全驱动最优脉冲控制策略以及欠驱动最优连续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欠驱动最优脉冲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欠驱动脉冲控制器可在缺失径向或迹向脉冲的条件下完成编队重构,并且保持与全驱动脉冲控制器类似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50.
在圆锥-圆柱组合体圆锥段的尖端区域布置一对单个介质阻挡放电激励器( SDBD),通过风洞实验对圆锥前体分离涡流场的等离子体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风速5m/s,迎角为25°和30°,采用表面压力测量技术,并通过对压力的积分得到侧向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激励器的开、关可以改变圆锥两侧压力分布不对称的模式,从而使得侧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改变.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激励器可以对非双稳态下的圆锥前体分离涡流场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