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回顾了低温上面级推进剂管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上面级微重力环境中低温推进剂管理涉及的液体蓄留、气液分离和局部热控等关键技术。开展了液氧贮箱推进剂管理装置的方案设计,并试验验证了可填充蓄液器的填充和下层板网的指定路径排气等关键功能,确认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2.
在小型天线和低发射功率条件下,保证电离层测高仪观测数据质量和提高观测速度一直是电离层垂测的技术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新近发展的高速数字芯片和射频器件,采用窄带跟踪滤波、脉冲压缩、编码复用和天线均衡匹配等技术,设计和研制一种敏捷数字电离层测高仪.该系统采用数米高的小型收发天线和便携式主机系统,配置任意频率扫描方式频高图、高分辨率多普勒频高图和斜向探测等多种工作模式,具有可流动观测布站、系统参数灵活捷变及适合快速电离层扰动探测等能力.敏捷数字电离层测高仪为组网观测获得大范围电离层时空变化和电离层快速扰动及传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63.
64.
对40CrNiMo钢制精密摩擦件采取离子注入方法强化表面层,经性能检验表明,N~ 静态和N~ 动态反冲注入Ti工艺的强化效果不明显,而N~ 多次静态反冲注入Ti的工艺可提高工件表面硬度1倍以上,摩擦系数由0.6~0.8下降至0.2~0.3,磨损率降低20倍,故可认为,此工艺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用透射电镜和表面分析仪研究了表面改性层微观组织和元素组分的变化,多次N~ 静态反冲注入Ti的试样约有80%的TiN和TiC强化相,晶粒细化而致密,这是获得优良强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我国卫星数据中继系统中的高速数据传输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先分析比较了当前几种调制解调体制的基本优缺点,然后针对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具体需要,提出了适合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调制体制的建议,在文章的后半问好,讨论了高速TCM的实现。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一种AMTD系统,它的多路滤波器用加权DFT实现,并由杂波参数控制,它有多种工作模式。该系统具有简单、经济、易于实现、性能良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对老警戒雷达的改造。  相似文献   
67.
比较了数控机床的不同验收标准的差异并通过实例数据进行了说明;介绍了数控机床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的典型项目及其评价方法;分析了数控机床校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对地静止轨道和无线电频谱都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对地静止卫星轨道绕地球赤道共有360度园弧;可供卫星使用的无线电频谱也按不同的业务进行了划分。因为每个卫星都要占据一定的频带,为避免相互干扰卫星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隔,因而,对地静止轨道上的卫星数目就是十分有限的。然而,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送到轨道上的卫星数量日益增加。目前工作在对地静止轨道上的卫星已有71颗,如果包括计划中和正在研制中的卫星,到1985年底,静止轨  相似文献   
69.
利用激光测雾仪(PDA)对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尾缘出口的初始雾化场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静止空气中测量了尾缘出口下游不同截面上的各点处的液滴直径、速度等参数, 分析了雾化场结构, 初步探讨了初始雾化场的特征.同时, 根据初始雾化场的实验结果给出燃烧数值模拟的初始雾化条件, 并把计算结果与燃烧实验数据和经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分析了实验初始雾化场数据对燃烧数值计算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 初始雾化场实验数据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及燃烧效率的计算, 都有一定程度的改进, 其中对燃烧效率计算的改进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0.
使用了一种作为主流供油的侧喷挡板喷油杆,研究了主流供油与尾缘吹气稳定器局部供油的燃油匹配规律,揭示了尾缘吹气稳定器的性能特点.同时,为了验证侧喷挡板这种新的燃油匹配方式是否具有优越性,使用两种不同型式的火焰稳定器作为主稳定器,将其与一种逆喷挡板匹配方式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使用吹气稳定器作为主稳定器,侧喷挡板的燃烧性能好于逆喷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