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60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2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小间距单孔冲击凸面靶板流场结构实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毛军逵  刘震雄  郭文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0):1598-1603
利用烟线法研究了小间距、单孔冲击凸面靶板的流场结构.实验中,改变冲击雷诺数Re、冲击间距和冲击孔直径之比H/d以及冲击靶面相对曲率d/D等参数,通过拍摄流场形态,分析气流分离角度和涡旋结构随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Re,H/d较大时,在凸面靶板周向两侧形成了稳定的旋流结构.随着Re,H/d的增加,冲击射流与靶面分离处对应的圆心角增大,分离推迟.实验中还发现当d/D减小,流体与靶面的分离提前,其相对应的圆心角呈现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2.
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起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激波强度设计方法,并考虑变比热、激波与附面层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唇口平直和唇口带有斜楔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混压式前体/进气道进行了初步设计,比较分析了几种方案进气道的设计点和非设计点性能,研究表明,在低飞行马赫数(Ma)下,唇口带有斜楔的前体/进气道起动性能和总压恢复优于唇口平直的,在高飞行Ma下,唇口平直的前体/进气道冲压比高、外罩阻力小,而唇口带有斜楔的前体/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高,外罩阻力相对较大。针对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和进气道间非定常干扰的问题,计算研究了飞行Ma=4,6下,燃烧室压力升高对进气道/隔离段流场和起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飞行Ma条件下,燃烧引起的压力扰动容易往上游传播,甚至引起进气道不起动;随着飞行Ma的增大,隔离段的抗扰动能力是增强的;当进气道进入不起动后,进气道的捕获流量和总压恢复系数急剧下降,高飞行Ma时的捕获流量的下降幅度比低飞行Ma时大。  相似文献   
63.
采用热电偶测温、气壁红外测温及燃油样品裂解度测量等多种手段,在DJ-21电弧加热器上进行了燃油冷却面板传热特性试验。进行了共计19次燃油冷却面板传热特性试验,试验高状态对应平均热流为1.6MW/m2,低状态对应平均热流为1.1MW/m2;用于冷却的燃油质量流率为1.84~5.8g/s。为了反映冷却面板热流密度分布,以喷管三维流动计算结果作为输入条件,将计算得到的热流密度与试验测量的冷壁热流密度比较,用以确定流场计算方案、流场切取方案和热流密度计算方案。发展了冷却面板稳态准三维热分析程序,将等效热流对应的冷壁对流换热系数和燃气总温作为高温燃气侧的边界条件。使用热分析程序完成了相应的计算。通过试验与计算数据对比研究,表明热分析计算的可信性。试验验证了冷却面板的设计与加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4.
描述在不同运动方向之间耦合性的解析模型是通过使用能量法来进行推导的,并且在U形弹簧,蟹脚弹簧和螺旋弹簧中得到了验证。为了验证模型并且确定有效性的范围,对于每种弹簧类型的一定范围的弹簧尺寸都进行了有限单元法的分析。螺旋弹簧的模型于是就被包括在用于结点仿真的一个宏观模型之中。基于梁的仿真过程中使用宏观模型在仿真时间上的改进之处得到了评估。在一个加速度计结构中的交叉轴耦合也采用这个宏观模型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65.
本文论述了一个用于非线性控制系统综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软件包含了五种不同的现代非线性控制方法。而软件的通用性在于它具有使用一个仿真模型来开发非线性控制器的能力。相对应的结果就是,任意复杂度的模型可以被用在控制规律的开发进程之中。通过对一个纵向导弹模型的非线性调节器的设计来演示设计软件的使用。  相似文献   
66.
本文给出一个研究积炭辐射对固体燃料燃速影响的综合模型,该模型由几个子模型组成:用低雷诺数二方程k—ε模型计算流场输运问题,用旋涡—耗散模型计算湍流及化学反应问题,用二热流方法计算辐射传热问题,除对流和扩散外,输运方程还考虑了积炭的生成及氧化问题,以计算其浓度。该模型对PMMA燃料所作的计算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表明积炭辐射是确定固体燃料的热解速率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7.
运用控制工程原理,详细分析了船载卫通站陀螺零漂对自跟踪环路的影响;利用实验考察天线的动态捕获性能,进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非晶态Ni-Si-B合金薄膜的霍耳效应和磁阻随磁场变化等电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室温条件下,测量了非晶态Ni-Si-B合金薄膜的霍耳电势差,得出了该薄膜的霍耳系数和相应的每个原子的有效传导电子数Z≈0.3。结果表明,非晶态Ni-S-i-B合金薄膜具有正常的霍耳效应,可用自由电子模型的观点进行(?)述,本文还对非晶态Ni-Si-B合金薄膜的磁阻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9.
在人造卫星的姿态控制中,广泛地采用偏置动量轮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容易产生锥运动,也叫做章动。章动可以很快地被阻尼掉。许多作者研究了主动章动控制技术。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球磁场和卫星上的磁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主动章动控制方案。首先分析了线性控制方案,然后分析了开关性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0.
基于TTE端系统的时钟同步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电子体系架构的日益更新,航空机载总线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时间触发以太网作为新一代的航空总线适合在分布式综合模块化电子系统中应用.时钟同步机制是该网络的核心技术,通过该技术建立的高精度全局同步时钟是保障TTE的数据通信强实时性和确定性的先决条件.本文在分析研究TTE时钟同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SAE AS6802协议标准的TTE端系统的时钟同步机制的设计方案,并在FPGA硬件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