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50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为分析正弦压力发生器工作过程中内部流场的变化情况,以一种具有滤波特性的正弦压力发生器为原型,运用UG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正弦压力发生器内部流道的简化三维模型,通过FLUENT动网格技术和UDF(用户自定义函数)方法对正弦压力发生器内部流场进行动态数值模拟。通过改变仿真分析频率点,分析了主副正弦压力腔内流场的压力以及压力腔出口面流出气体质量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实际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数值仿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正弦压力发生器的性能预测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72.
轨道根数驱动的遥测接收站自动化运行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卫星遥测接收站为例,构建基于轨道根数驱动的遥测接收站自动化运行体系。系统根据轨道根数自主计算观测弧段,根据生成策略自动制定工作计划,并自主调度站内资源执行工作计划,实现了用户"无人职守"、设备自动化运行、工作计划自动生成和执行等需求,并为测控系统高度自动化运行和测控网高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73.
为了实现结构电路一体化部件的快速制造,本文提出将增材制造技术与结构电路一体化技术相结合。传统结构电路一体化工艺基于注塑成形技术,成本高、周期长,难以实现快速制造与迭代设计。本文提出基于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技术,开展结构电路一体化的制造工艺研究,该技术具有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尝试以激光烧结方式实现成形,随后进行激光活化和化学镀。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在成形件表面快速制造出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镀铜区域。  相似文献   
74.
单层编织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比强度、比刚度和变形特性,逐渐被应用于空间可展结构。其一般采用薄壳形式,应用基于均匀化ABD刚度矩阵的壳体理论可提高结构计算效率。对于非对称编织增强物,如按经典复合材料理论计算,中性面偏移会导致不准确的耦合效应。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胞模型的多尺度方法,通过确定中性面并施加周期边界条件,计算任意单层编织复合材料的ABD刚度矩阵和模量值。对比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预测了平纹、破斜纹1/3、斜纹1/3编织增强复合材料刚度及模量随编织密度的变化趋势,给出了单胞的合理应变分布。  相似文献   
75.
金属增材制造中的变形及残余应力对于成形过程及零件性能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影响因素众多,在增材制造过程中的演化尚未明确揭示。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金属增材制造变形和残余应力的研究现状,提出"约束力"新概念,为金属增材制造变形和残余应力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针对环柱式天线展开过程中斜拉绳索释放运动与桁架展开运动之间耦合动力学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非线性欧拉梁单元对斜拉绳索建模,基于几何精确梁理论对环形桁架建模,提出了环柱式天线多体系统模型,实现了结构展开过程中绳索释放与桁架展开耦合动力学的精准仿真,揭示了绳索柔性等因素对桁架伸展起阻碍作用的机理。仿真结果表明,在环柱式天线展开过程中,减小绳索模量,降低绳索直径,采用单绳索分布设计,有利于提高桁架的展开稳定性。另外,绳索柔性对桁架展开中间阶段影响最为显著。该分析结果为环柱式天线在轨展开动力学预示和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7.
针对高速转子动态参数的在线测量问题,整理和分析目前主要采用的非接触测试手段,详尽列举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点及所存在的局限性;介绍了一种先进的激光多普勒轮廓传感技术,该技术仅需要一个微小的光学探头,即可同步实现高速转子多个关键参数的综合获取,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在工业产品加工质量控制、转子动平衡测试、回转轴安装精度检测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上世纪60年代激光刚被发现不久,其良好的相干性就被广泛用于测量设备的研制,在计量领域也以激光为工具建立了各类高水平计量标准,如米定义,几何量及运动量的基标准。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冷原子技术使原子为代表的物质波具有良好的相干特性,它同样被立刻用于计量测试领域,法国计量院提供参与重力国际关键比对的冷原子重力仪就是最好的证明。本文以相干原理为主线,介绍了激光等电磁波在更高分辨力、更大空间范围以及更远物体的运动测量方面的进展,说明激光技术进展对动态测量领域开拓的重要引领作用,同时举例介绍了原子相干性在重力测量以及运动量动态测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因防热烧蚀而制约整体射程的问题,创新提出了一种非连续点火助推方案,通过增大助推段射程的弹道设计方法提高飞行器整体射程能力,减轻后续段的射程压力。综合考虑动压、过载、控制和终端高度、速度、弹道倾角等约束条件,以助推段射程最大为目标函数,设计了非连续点火助推段飞行程序和纵向平面弹道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梯度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梯度粒子群算法能有效解决非连续点火助推弹道设计问题,设计的非连续点火助推弹道方案在满足各项约束的同时,助推段射程比连续点火方案提高了8.7倍,射程达到了4 800 km,增程的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0.
采用IPG YLS-6000型 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在42CrMo合金表面制备Ni包WC涂层,研究激光功率对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涂层组织呈粗化趋势;且在激光功率的增大过程中,涂层中WC颗粒逐渐分解为Fe-C化合物,硬度逐渐减小;当激光功率为1 800 W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1 050 HV;Ni包WC涂层显著提高了基材的耐磨性,在同等磨损条件下,涂层的磨损量仅为基体试件的1/5,但激光功率对涂层磨损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