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164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弹体壳段常用桁条、大梁与蒙皮铆接而成,这种以型材受力为主的结构,其轴压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有两种。在详细介绍工程中的算法时,对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也做了具体说明,实用性很强,可供结构设计、强度计算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2.
关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实践技能训练教学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针对高职教育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技术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电子实践技能训练教学的基本结构,能较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3.
热射流点火对多循环爆震管内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炜  韩启祥  王家骅  贾冰岳  宫继双 《推进技术》2015,36(12):1846-1851
为研究热射流点火对多循环脉冲爆震特性的影响,在一台工作频率为20Hz的气动阀式PDE上开展了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热射流点火位置与预燃室中敏感性气体的填充比对爆震管内初始火焰传播速度及压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射流点火的位置在爆震管头部回流区内,对爆震管内火焰传播速度影响较小,热射流点火位置在回流区外,随着离封闭距离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减小;预燃室填充比从1.78增加到2.75,初始火焰平均速度从380m/s上升到420m/s左右,当填充比在2.75~3.45时,火焰传播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4.
一种基于数字方式的超宽带纳秒级窄脉冲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现有几种典型的超宽带脉冲产生方法进行了分析,实现了一种由数字方式产生超宽带纳秒级窄脉冲,并对产生的窄脉冲进行时域叠加设计组合波形。实验电路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和仿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5.
一、前言电机铁芯槽内嵌入的线圈或绕组,要求铁芯有良好的绝缘性,以避免发生电击穿。传统的绝缘工艺是采用聚酯薄膜青壳纸或聚酰亚胺薄膜的槽绝缘,铁芯绝缘端板(如胶木层压板)的端部绝缘以及轴绝缘。这种绝缘结构的防潮性较差,所用材料品种较多,下料和绕制是手工操作,与机械化嵌线不相适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要,出现了熔槽绝缘结构。熔槽绝缘  相似文献   
166.
飞机水面降落的机身载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研究了飞机水面降落的冲击载荷。利用动网格技术控制飞机以及整个计算区域的运动,VOF方法描述气一液界面的运动变化。分析了不同降落速度、飞行速度和降落仰角下,飞机水面降落时机身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三种降落条件下,机身压强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机身压强在入水的初始阶段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最后保持稳定。同时,随着降落速度、匕行速度和降落仰角的增大,机身压强的最大值也随之增大。与降落速度和降落仰角相比,飞行速度对机身压强的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67.
全面介绍了各向异性晶体滑移结构强度和蠕变分析有限元程序的原理、功能特点 ,及其在镍基单晶涡轮叶片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8.
热障涂层的失效机理和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热障涂层 (TBC)系统的结构特点、常规机械性能的测试方法、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分析了现有的几种预测寿命模型。主要结论为 :无论是等离子喷涂法 ,还是电子束物理汽相沉积法 (ED -PVD)和电子束化学汽相沉积法制造的涂层 ,粘结层的氧化是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广泛采用的压痕法以及数值分析法得到的涂层材料性能与实际情况都有较大的差距 ;在制造和热处理过程中带来的残余应力与残余应变对涂层寿命有较大的影响 ,当前的分析和实验手段都不能很好处理这个问题。重点分析了NASA提出的几个涂层寿命模型 ,这些模型都考虑了细观结构的变化和失效机理 ,但模型参数的确定有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9.
以提高系留塔结构强度可靠性为目的,借助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系留塔在风和冲击载荷同时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获得系留塔应力最大的位置,校核了塔架结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塔架结构的尺寸分散性,将可靠性分析方法和有限元参数化分析方法相结合,采用四阶矩法对塔架的可靠度和灵敏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系留塔的强度失效概率Pf=4.65×10-7;方管的壁厚是影响系留塔强度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0.
管路布局优化是降低发动机管路振动应力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机匣弧面上不规则管路布局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从发动机机匣弧面的U形管路出发,建立了具有复杂布局走向的不规则单管路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分析了布局参数对管路的危险固有频率、多点激励响应的灵敏度。综合考虑错频和最大响应等多个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对不规则管路的布局参数实施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管形布局优化设计效果显著,错开了两个危险固有频率禁带;管路结构在相同激励下最大位移幅值下降约35%,最大应力幅值下降近50%,为发动机管路的振动控制和动力学正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