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328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0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增升装置设计作为大型客机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设计水平的提升将极大提高飞机的整体性能。虽然先进增升装置方案朝着简单形式发展,但其设计目标将结合气动、机构、结构、噪声等复杂考虑因素,以达到最优的综合性能和提高飞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是个高难度多学科多约束耦合的设计问题。结合气动优化、机构设计、一体化研究等多方面增升装置设计难点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最终完成气动/机构一体化设计。分别回顾了干净构型到巡航构型的外形设计方法;起降构型的气动评估、优化方法;增升装置位置表达方法和机构设计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气动/机构一体化设计方法的思想,总结了国内外在该方向所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2.
增升装置的设计对于大型客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柔性可变弯的增升装置是未来大型客机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以某大型宽体客机内段翼型为研究对象,在襟翼内部的柔性变弯机构的带动下,可以使襟翼的后50%部分实现柔性变弯。在原始刚性襟翼的基础上,柔性变弯后的襟翼可使襟翼后缘增加8°的偏角。之后在三维后缘铰链襟翼机构的带动下,同时襟翼内部使用柔性变弯机构,采用"前缘下垂+后缘襟翼柔性变弯+后缘简单铰链襟翼联合扰流板下偏",进行起飞和着陆构型的二维气动/机构一体化优化设计,优化出来的结果与原始不柔性变弯的翼型相比,起飞构型的最大升力系数的增加量为0.119,着陆构型的最大升力系数的增加量为0.162,且着陆最优构型推迟1°迎角失速。  相似文献   
143.
144.
被加工的带材或丝材总是成卷地放在机器上 ,再把带材提到加工处进行连续加工。在加工过程中 ,带材上的张力对加工质量和精度的影响极大。本项技术就是专门控制这类加工机器收放卷端的张力的 ,它可以使张力稳定在所选定的数值上 ,从而确保加工高质量进行。已研制出带材加工张力控制系统。本成果由张力测量机构、磁粉致动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采用了先进的测量控制、电子技术和先进的磁粉制动技术 ,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本系统张力自动稳定误差一般不超过 0 .5kg ,可稳定范围为 1kg~ 4 0kg ,并可根据需要改变。可广泛应用于纸品加工…  相似文献   
145.
针对CRH2型动车组外形,在2种1∶25缩比模型风洞试验基础上,展开基于数值模拟的明线情况高速列车不同地板试验条件阻力测量影响研究。通过与风洞试验结果对比,确定数值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风洞壁地板、固定地板、移动地板下高速列车流场分布与阻力变化情况表明,不同试验地板的地面效应对高速列车阻力测量结果影响很大,移动地板模拟效果最佳,固定地板与风洞壁地板阻力测量值小于移动地板情况,且差距随车身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很难模拟真实列车运行的流场;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地板条件的影响机理,为高速列车不同地板条件风洞阻力测量结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6.
超临界机翼具有良好气动特性。国内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超临界机翼技术的攻关,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并进行了飞行试验,然而目前看来这些成果距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国大飞机项目已将超临界机翼技术确定为必须攻克的上百项关键技术之首。  相似文献   
147.
采用非线性网络实现清浊音判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音清浊音判决的实质是一个非线性分类问题,可以用神经网络的方法来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用非线性网络实现清浊音判决的算法。该算法用一个特征矢量X=(LBE,Zc,RC1,Qs,RC2)表示语音的清浊音特性,用训练得到的非线性网络实现语音清浊音判决。文中详细讨论了计算机模拟等内容,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方法的清浊音判决准确率达97.8%,优于传统的清浊音判决算法。  相似文献   
148.
149.
150.
空间材料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8月2-8月8日在昆明市海欧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科学院、高校、企业以及军事院校共计5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47篇,会上交流34篇.内容包括:人工晶体、金属材料、涂层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会上郭景坤院士,首次发表了“多相材料”的新概念.此概念模糊了各类材料的界线,而集各类材料之长于一身,但又表现出各自材料的特点.因此这种材料就具有已有材料所不能具有的功能.例如,用各类材料的先进工艺对各类材料进行精细的纳米复合,可以得到一系列新的多相材料.他认为是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