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30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2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表面不连续特征双站散射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战合  黄沛霖  高旭 《航空学报》2009,30(12):2322-2327
 采用一种新颖的不连续特征双站雷达散射截面(RCS)测试方法,通过系列化测试,研究了单直缝隙板、单直台阶板的双站散射特性,提出了不连续特征双站散射具有相似性、对称性和平移性的特点,分析了不同不连续特征具有的异同点。试验结果表明:对不连续特征,不同双站下的RCS散射曲线均具有和对应入射频率下的单站散射曲线分布形式相似的特点,同时不同的不连续特征对幅值的影响不同;如果测试方式和试验件对称,则双站和单站散射曲线均具有关于峰值所在方位角对称的特点,单直缝隙板由于试验件本身的对称性表现为较好的曲线对称性,而单直台阶板则表现为稍弱的对称性;散射曲线随双站角的增大,具有明显的平移特性,平移的幅度为双站角的1/2,平移方向为从发射天线指向接收天线,平移后的曲线峰值处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夹角平分线上。  相似文献   
182.
临近空间飞艇由螺旋桨提供偏航控制力矩,空速大时操纵效率低,飞行试验中多次出现偏航通道发散,飞艇稳定性问题凸显。选用HALE-D和HiSentinel两种飞艇,通过CFD仿真方法,得到两种飞艇的静态气动参数,以强迫振荡方法获得其动导数,两种飞艇在计算角度内组合导数均为负值,模型处于阻尼状态;在此基础上,通过飞艇横向稳定性分析获得两种飞艇的稳定区间。结果表明,HALE-D飞艇的横向稳定区间大于HiSentinel飞艇,相同迎角(侧滑角)时,HALE-D飞艇的阻力较大,临近空间飞艇设计需综合考虑阻力、稳定裕度和操纵性之间的平衡。研究结果为临近空间飞艇横向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3.
针对城镇化复杂体高层建筑物反演方法的优化问题,构建复杂体建筑InSAR复图像对仿真系统,优化多基线高程反演过程,提高高程反演的准确度。仿真实验与机载N-SAR系统录入城市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复杂体建筑物实际数据相符,验证了此仿真方法的准确性与高效性;优化后高程反演结果精确度明显提高,误差精度达到1m,对高层建筑进行更加准确的参数化解析和信息反演以及常态化SAR辐射定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4.
由于螺旋桨产生的滑流可以缩短飞机起降距离,因此降低了飞机对于机场跑道的要求。目前,螺旋桨在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上仍有大量发展和应用。我国飞机螺旋桨自主设计起步较晚,过去我国大型螺旋桨一直采用全金属实心桨叶,“新螺旋桨”是我国首次自行研制高性能复合材料螺旋桨。研制过程中,在气动力设计、结构强度、电调控制等方面遇到了一系列巨大挑战。《军用飞机结构完整性大纲》(GJB 775A—2012)作为飞机结构设计的顶层要求,在螺旋桨结构设计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证新螺旋桨结构可靠性、经济性和产品寿命的重要手段。设计人员在研制中学习和贯彻《大纲》的要求和实施方法,克服了大量的技术难点和工程问题,最终成功地研制和装机了新螺旋桨。本文从《大纲》的五个任务出发,介绍了新螺旋桨研制中关于各个阶段任务的贯彻和实施,以及在此期间开展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系统地总结了《大纲》在螺旋桨结构设计中的实践和体会。希望文章能为今后同类产品的研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5.
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临床上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目前最常见的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造模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的造模结果进行评估,希望能够在降低造模动物死亡率的同时成功诱导股骨头坏死。选择周龄介于16~20周,体重介于2.8~3.2 kg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造模组和造模改进组3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常规造模组在特定时间点注射脂多糖和甲基泼尼松龙;造模改进组在常规造模组的基础上辅以青霉素、雷尼替丁、地克珠利、肠道润滑剂和乳酶生干预。结果表明:造模改进组动物的死亡率(13.3%)远低于常规造模组(70%)。造模完成后的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和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造模改进组股骨头区域出现了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特征,其骨体积、骨体积与组织体积比、骨密度、骨小梁厚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空骨陷窝个数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则出现了显著提升,证明改进后的造模方法在降低死亡率的同时成功诱导了兔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86.
空间引力波探测将为人类探索宇宙打开中低频段(0.1 m Hz~1 Hz)引力波观测的新窗口,这个频段的引力波事件被认为具有更重要的天文学、宇宙学以及物理学意义。其典型的波源包括超大和中等质量黑洞双星的并合、极端和中等质量比黑洞双星的绕转、银河系内数以百万计的致密双星系统以及随机引力波背景等,为研究宇宙起源与演化、黑洞形成与结构、引力和时空本质、暗能量和暗物质属性等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手段。21世纪以来,欧美联合的LISA计划成功发射了技术验证卫星LISA探路者,目前LISA计划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中国太极计划和天琴计划也相继发射了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和天琴一号,标志着空间引力波探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发展态势,详细凝炼空间引力波探测与研究的科学目标和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系统优化引力波天文学、引力波物理学以及引力波宇宙学等相关学科布局,重点阐述推进空间引力波探测与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